喜迎党代会 |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建工作巡礼

党建引领促发展——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建工作巡礼

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的建设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带领学院师生,推动党的建设与学院事业发展深度融合。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建工作成效进一步凸显

学院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发挥党组织在政治引领、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团结凝聚师生、促进学院中心工作等方面的主体作用。学院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强化理论武装,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化细化“四责协同”,推进“六位一体”监督机制;扎实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深入推动基层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建设。

以党建“双创”为抓手,深入探索“党建+学科建设、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推动学院中心工作中的作用。教工党支部围绕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学生党支部聚焦学业、就业、科创、实践、志愿服务等,优化建设“一支部一品牌”。学院党组织先后与国网金山供电公司、闸北发电厂、临港新片区张江创业工坊等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从党建联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志愿服务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党建共建‘产学研’融合发展”“多措并举助力考研就业”“毕业生‘温暖送行’志愿服务”等活动,已成为各支部“我为群众办实事”特色项目。

学院党支部获批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上海市党支部示范点、上海市高校“双带头人”支部书记工作室、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支部示范点、上海高校“百个学生样板党支部”等。

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赴中共一大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

样板党支部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金山供电公司营销第一党支部共建

学科发展有动力,专业建设成效进一步显现

学院立足新时代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多维向度与实践思考,以电力芯片学科为引领,推进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建设,贯通“本-硕”育人体系。新增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分别获批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开始招生,建成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通信工程和集成电路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各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全覆盖,获批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上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团队;获批上海市一流课程3门、上海市重点教改项目1项、上海市重点课程8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项、公开出版教材10余本。

科研发展有势头,研究方向进一步聚焦

学院聚焦“电力芯片应用与数智化”方向,在先进传感、电力系统通信、智能信息处理等工程和技术领域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实施“有组织科研”积极承担大项目,推动高端成果常态化。近五年,师生共发表期刊论文600余篇,其中一区SCI论文22篇。获批国家级项目9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1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3项,其中二等奖1项。年科研经费突破一千万元。技术成果转化近200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4项。参与制定2个国家技术标准,出版专著4部。建设“电力物联网”院级学科平台,有力支撑传感与芯片、电力通信、智能信息处理等学科方向。与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等共建联合实验室,获批上海市首批“AI+联合创新实验室”。

学院电力设备安全与检测科研团队

上海市“电力信息智能感知与处理”研究生学术论坛

人才培养有突破,创新能力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

学院通过高质量内培外引,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鼓励中青年教师与国内高校知名团队合作科研,引进优秀博士研究生,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高层次人才质量和数量。多名新进教师入校当年获批国家自科基金,青年教师发表一区期刊论文多篇。

探索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创新思维为导向、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电子书院”特色品牌。研究生培养以创新能力提升为导向,深化校企协同育人,课程与科研紧密结合。近五年,学生在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和创新创业大赛中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22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45项。集成电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IEEE杯”全国一等奖,是我校集成电路学科国内顶级竞赛最好成绩;获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高教主赛道金奖、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和科技展示活动“行星”级作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等。培养出一批获得习近平主席通令嘉奖、上海市首届大学生士兵“风采之星”、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上海杰出工程师、新闻年度人物等荣誉称号的优秀毕业生。

学院组织定向班学生赴上海华力实践学习

学院科创团队获得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高教主赛道金奖

学生参加科创比赛

党群工团工作有成效,学院氛围进一步优化

学院党委领导下的党群工团积极发挥作用,做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工程。学院工会被评为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妇女小家,带领系部获评上海市和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岗、教育系统三八红旗集体。学生团支部分别获批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上海市基层团组织典型选树团支部。学院团委赴宁夏固原实践队连续八年扎根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成为亮相中国慈展会的首个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被《青年报》《宁夏日报》等媒体报道,先后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国家级荣誉2次,上海市“知行杯”一等奖、“挑战杯”一等奖等市级奖项7次,入选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专项行动全国示范性团队。 “电子学社”获评“十四五”期间首批上海市学生科技创新社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青年团队”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网络思政教育”创新实践案例获上海高校网络文化节一等奖。学院教师获评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典型等荣誉。

赴宁夏固原实践队

回首过去五年,学院师生团结一心、埋头苦干、奋勇拼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展望未来,学院党委将继续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校党委“六新”发展理念,把握发展机遇、锚定目标定位、深化教育改革,让“高质量”与“有特色”同向发力,在建设能源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上续写新篇章,再创新辉煌!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