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上海赛区上海电力大学专场宣讲会

5月13日下午,2024年“兆易创新杯”第十九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安谋科技杯”上海赛区上海电力大学专场宣讲会在临港学术楼报告厅举行。上海市电子学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刘一清教授,阿里巴巴达摩院生态总监陈炜博士、芯易荟生态发展总监薛浩博士,MathWorks中国学生竞赛项目负责人汪丽萍博士,上海理工大学工作人员王欣捷、杨珂,我校副校长黄冬梅,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何西培,党委副书记、院长崔昊杨及学院教师代表,共200余名领导、嘉宾、教师和研究生出席了本次宣讲会。会议由研究生院程麟主持。

黄冬梅致欢迎词,她对出席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师生们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大赛组委会和知名企业对我校的信任和支持,感谢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以下简称研电赛)上海赛区组委会和本年度“研电赛”承办高校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接着,黄冬梅对我校发展情况、研究生双创教育和学科竞赛情况以及对近几年“研电赛”取得的成绩等作了简要介绍,她借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时曾引用的典故“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希望同学们要积极参与竞赛,更重要的是要体验比赛的全过程,不断学习提升、锻炼自己、展示自己,敢于接受挑战和考验,从中汲取经验、收获成长。最后,黄冬梅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借本次入校宣讲会的机会,深化与赛事组委会的沟通合作,加强与赛事企业的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我校研究生在电子信息类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通过专题学习交流,助力我校学科竞赛人才培养工作和学科竞赛水平迈上更高台阶。

领导、嘉宾和师生代表高举“研电赛”宣传手牌合影留念,拉开专题分享的序幕。四位嘉宾分别从政策解读、前端技术、企业命题、走进企业等角度作了精彩分享。

上海市电子学会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刘一清教授作了题为《科创实践与思维训练——以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为例》的演示分享,主要介绍了科创实践的目的、学习的两种方式和四个层次、科创实践思维训练,他建议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把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科创和竞赛训练,注重瞄准国家政策导向、立足日常生活、汲取文化典籍智慧,不断启发和拓展科创实践的选题思路。

阿里巴巴达摩院生态总监陈炜博士作了题为《RISC-V处理器的发展与应用》的演示分享。陈炜博士回顾了RISC-V作为一种新兴开源芯片架构的发展历程;通过介绍Intel X86、ARM到RISC-V的芯片架构的发展故事,用“敢”字寄语在场的同学们,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敢想敢拼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希望同学们能在研电赛和今后的科研生活中,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前进。

MathWorks中国学生竞赛负责人汪丽萍博士作了题为《使用MATLAB和Simulink设计与开发智能应用》的演示分享。汪丽萍博士从MATLAB & Simulink 推动“研电赛”创新和企业支持“研电赛”助力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的角度,介绍了MathWorks(迈斯沃克)公司及企业命题的相关情况、MathWorks 企业专项奖的参评方式和评审标准以及相关的软件和技术支持等,重点分享了MATLAB & Simulink 助力智能应用设计与实现,企业专项奖获奖作品分享、官方教程等内容。

芯易荟生态发展总监薛浩博士作了题为《开创芯片敏捷设计之路》的演示分享,介绍了EDA软件作为芯片之母对芯片全产业流程的极端重要性,分析了后摩尔定律时代下,数字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的潮流将向特定领域架构(DSA)转移的趋势。借助“研电赛”,邀请更多同学和老师参与到EDA工具的开发和使用,为突破国产卡脖子技术做出贡献。

在现场提问互动环节,师生们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向现场的嘉宾提问,嘉宾认真倾听、耐心解答。

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重量级赛事,一直以来都秉承着“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注重实践”的发展思路,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宣讲会的专题分享精彩纷呈、专业生动,干货多多,收获满满,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帮助在场师生们更深入地了解研电赛和知名企业。本次宣讲会的举办标志着赛事的启航,也希望我校研究生能在“2024年研电赛”中再创佳绩。

研究生院/研工部(学科办)、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