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 战疫有我 | 守望相助践初心 青春战疫我先行

在这场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数理学院学生党员积极响应号召,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区,防疫一线的志愿服务工作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信物本科生高年级党支部在沪学生党员的社区报到率达100%,他们主动投身到社区防疫志愿服务中,贡献青春战“疫”力量。

马宣雯:以行动诠释担当,用奉献谱写“青春之歌”

3月下旬,浦东新区川沙镇新苑居委为开展全员抗原检测筛查工作招募志愿者,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四学生、信物本科生高年级党支部党员马宣雯看到志愿者招募信息后,第一时间前往社区报到。她穿上蓝色防护服、戴上口罩与手套,将抗原检测试剂等物品进行分类与包装,随后与居委工作人员一同前往社区所管辖的四个小区,耐心地向居民们讲解抗原检测的步骤,细心地指导居民们完成检测,确保每位居民抗原检测有效。

图片

在此期间,川沙镇的情况不容乐观,马宣雯所在的小区也出现了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整个小区要进行全员核酸,巨大的工作量让本就繁忙不已的社区工作者们应接不暇,于是马宣雯再一次主动投入到抗疫志愿队伍中,她化身“大白”,负责为小区居民登记核酸码、维持核酸检测队伍秩序、及时为有疑问的居民们解答困惑、帮助楼组长清点人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400多位居民在三小时内井然有序地完成了核酸检测。“大家做好防护,间隔两米,打开健康云,手机亮度调到最亮。”是她说得最多的话。

图片

碰巧有一次遇到健康云系统崩溃,她自己的手机还能操作,于是她主动提出与楼组长一同挨家挨户上门进行健康云登记,她说:“不论我是不是志愿者,只要能够帮助到他人,我就会义无反顾!”

在小区封闭管理期间,每一位居民都不能出楼栋,必须居家隔离。于是,马宣雯穿上橙马甲开始负责起小区巡逻以及派送外卖等工作,从早上七点一直工作到晚上八点。马宣雯坚定地说:“虽然我的腿一天比一天酸痛,但是作为一名党员,我有自己的使命与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鼓舞着我,让我勇往直前,守护着我们社区的居民。”

付佳鑫:5000多次的信息录入,是我向党组织交出的成绩单!

距离上海1700多公里的沈阳市沈北新区新城子街道向阳社区,也有这样一名不知疲倦的“大白”。每天清晨来到点位,平均服务时长9小时;7天内录入信息超5000人;熟练的信息登记与现场维持秩序等工作,让沈阳市中航英才学校619位在校师生的核酸检测工作在3小时内完成……他就是积极助力社区防疫工作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大四学生、信物本科生高年级党支部党员付佳鑫。

图片

这已经是付佳鑫连续第三年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了,相比于前两年,这次唯一不同的是他已是一名共产党员,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更加义无反顾地冲在疫情防控一线。从3月14日起,他和“大白”们就忙碌在核酸检测现场,负责被采样人员的信息登记工作,平均每日工作时长9小时以上,最繁忙的一天更是超过了12小时,在采集前他的每一句“您好”,登记后居民们的每一声“谢谢”,成为了现场最动听的乐章。这些天,让他印象最深的是那一个个布满水气的防护面罩,他说,“大概每次工作1小时后,面罩上都会有一些凝结成的小水滴,落在我的防护服和手机屏幕上,仿佛它们与自己一同记录着抗疫工作的点点滴滴,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图片

付佳鑫在校期间就积极参加志愿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800小时。他时刻谨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他说:“7天5000多次的信息录入,是我向党组织交出的成绩单。作为一名党员,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党和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永远冲锋在第一线!”

图片图片

他的事迹被中新网、沈阳发布、新浪辽宁等数十家媒体报道。

在这场战“疫”中,上电青年党员们用行动奏响了扣人心弦的新时代青春之歌。


数理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