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好学校疫情防控各项措施,确保校园和师生安全,数理学院党委在学校党委部署要求下,第一时间组织召开疫情防控工作专题全体教职工大会,通报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态势,强化教师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服务防疫大局,守好校园防线。
部署决策方案 提升战“疫”决心
学院从疫情防控整体工作体系、教职工进校排班工作、学生管理、线上教学、实验室(工作室)安排等五个方面制定学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并向全院教师传达,确保按照方案要求开展各条线工作,确保学校和学院各项防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提高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
号召师生党员 发挥先锋作用
学院发布《致数理学院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的倡议书》,呼吁全院党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牢记宗旨,冲锋在前,力所能及地参与到防疫宣传、核酸检测、信息排查、心理关爱等学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接到通知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积极向所在支部主动请缨,递交“请战书”,彰显了党员冲锋在前的战“疫”本色。
3月15日,学院快速组建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楼长层长队伍等,形成网格化管理。信物本科生高年级党支部在校党员齐上阵,投身志愿服务。师生党员们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光添彩,充分展现新时代青年党员的担当和风采!
用行动诠释责任 用爱守护学生安全
“和你们在一起才安心。”学院学生工作团队始终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辅导员第一时间进驻临港校区,24小时不断线,召开疫情防控专题线上会议20余场,办公室常常灯火通明到凌晨。
辅导员们化身“数据库”,排摸和核对学生数据;化身“管理员”,加强网格化管理精度;化身“小喇叭”,第一时间传递最新情况、宣传抗疫知识。她们绷紧神经,一刻不敢松懈,了解学生困难,想方设法解决或做好解释疏导,用心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健康。
学院全体教师致力于提升线上教学质量,想方设法打破只能“屏对屏”的沟通壁垒。蒋秀丽、胡海宁等老师在杨浦校区封闭管理期间,面对诸多困难和不便,寻找场地调整状态为学生带来有质量、有温度的课堂,做到了隔“屏”不隔爱。
李彦等老师主动担任杨浦校区教师志愿者,化身“食堂大师傅”,教书育人的双手保障起师生的一日三餐也豪不逊色。
知识科普 朋友圈里的思政课
近日上海各区“混检”核酸引发众多市民的质疑。“核酸‘混检’靠谱吗?”“如果‘混检’样本为阳性,还要重复检测,岂不是更浪费人力物力”……于洪霞老师在朋友圈中运用科学计算的方式论证了“混检”的科学性!
于老师的朋友圈在同事和学生中引发热议,用专业的态度和科学的方式释疑解惑,科学理解国家政策,何尝不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党旗所指,团旗所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数理学院全体师生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同盼花开,凝聚起守望相助、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
数理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