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学院持续开展调研学习工作,力求构建系统化的双创教育机制

为持续推进创新创业学院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继首站赴上海理工大学调研后,近日,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孙玉芹带队的调研组再度出发,分别前往华东理工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学院)进行深度调研学习和实地考察。

11月10日,调研组赴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开展座谈交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慧锋在指导中强调,真正做好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回归本源、不忘初心:一要挖掘并引导学术带头人依托科学研究赋能学生,形成教育科研一体化培养;二要沉下心来,扎实培育一批“能指导、善创新”的创新创业实践指导教师;三要推动部门工作者转变管理观念,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竞争力,主动实现教育链与创新链的交叉融合。

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司忠业以“学在华理创梦未来”为主题分享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思考,系统阐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生态与任务,详细介绍双创教育的发展路径、特色亮点和系统化建设方案。

在学习交流环节,双方围绕体制机制建设、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课程设置、资源分配与团队建设等关键问题作了深入的交流互动。值得关注的是,华东理工大学通过系统化的项目遴选、培育和激励机制,显著提升了学生在多项高水平赛事中的竞争力。

11月6日,调研组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开展座谈交流。中心主任陈浩、副主任钱宇彬,以及多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座谈。双方围绕创新创业学院的机制体制建设、学科竞赛组织、奖励办法、经费投入、系统统筹方案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陈浩详细介绍了团队组织架构和中心运行情况,包含与教学、科研、绩效联动的双创奖励体系,“创新创业实践部统筹、多部门协同、校院两级联动”的竞赛组织机制,双创系统平台建设、工训课程设置与安排等方面的具体经验。

座谈会后,调研组实地参观了工程训练中心的特色教学与实践平台。金工实训部与电工实训部配备先进工业设备,为学生提供从设计到制造的全流程实训;陶艺实训室与木工实训室作为跨学科创新平台,融合工程与美育,拓展学生创意维度;工训智能车社团以赛促学,持续孵化技术项目与竞赛成果;双创长廊文化墙与双创成果展厅集中呈现了学校在创新实践与创业孵化方面的系列成果;而工创空间作为开放共享的实践基地,则成为学生实现创意、开展项目孵化的主阵地。

本次交流进一步拓展了学校在“实训支撑创新、创新引领创业”方面的视野,所调研的高校在平台建设、赛事组织、机制保障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我校构建具有能源电力特色的双创教育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创新创业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