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78岁,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我国电力工业飞速发展的一个见证者、亲历者、参与者、受益者。”10月3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在临港校区二教102举行。我校关工委老同志、原电力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靳希教授,以“我国电力工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及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为文科学部、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数理学院的发展对象培训班学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员等70余名师生,深情诠释了中国电力工业的奋斗史诗。本次讲座由文科学部专职组织员范俊雄主持。

讲座中,靳希结合亲身经历,以生动案例娓娓道来我国电力工业的伟大成就:从装机容量与发电量稳居世界第一,到特高压输电技术独步全球;从实现全民户户通电的民生壮举,到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历史性超越火电。他提到,我国电力科学界早在1999年就提出人均装机容量于21世纪中叶达到1千瓦的战略目标,而这一目标在2015年提前实现,言语间充满对中国电力人攻坚克难、超越预期的自豪。靳希还分享了我校2010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零的突破”的科研案例,彰显电力安全的国家战略意义,激励学子勇攀科技前沿。

靳希还将目光投向未来,深入分析了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他鼓励在场同学:“历史的重任无疑会落到你们年轻一代电力人肩上。未来的几十年,我国电力工业在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加油!”整场讲座,靳希教授精神矍铄,逻辑清晰,以皓首丹心诠释了老一辈电力人的情怀与担当,展现了我校关工委老同志心系国家发展和青年成长的高尚情怀与风采。
本次讲座作为我校关工委品牌活动“读懂中国从电说”的生动实践,是一次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是一次薪火相传的精神接力。靳希等老同志以实际行动将专业领域的“硬核”成就转化为鲜活思政素材,引导青年学生“读懂中国”、厚植能源情怀,为我校立德树人工作注入了宝贵的“银发力量”。
文科学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