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特邀华东理工大学韩一帆教授,出席学院“学科发展大咖说”系列论坛。会前,校党委书记宋来与韩一帆教授进行了亲切交流,双方就化工研究生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领域展开了深入交流,共同展望合作发展前景。

讲座伊始,韩一帆教授作“化工学科研究生培养标准的建立与学位点建设”的专题报告。学院党委书记常华、院长闵宇霖,各系主任、副主任、专业负责人、青年教师及研究生代表共同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由闵宇霖主持。
韩一帆教授围绕化工学科人才培养主题,从研究生培养标准、学位点建设、学科建设等层面,系统阐述了学位点建设的核心价值在于传承与创新,并聚焦学科特色、目标定位、师资队伍、质量保障等关键维度展开了深入探讨。韩教授特别强调,研究生培养标准应明确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要求,突出创新与实践能力;学位点建设需结合学科特色与地方需求,优化师资力量,强化产学研合作,完善调整机制,实现人才与学科的相互赋能。同时,结合相关法规与具体案例,针对师资、教材、实践项目等指标提出优化建议,推动化工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实现科学规范,为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提供支撑。

闵宇霖表示,学院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持续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加强学位点内涵建设,聚焦重点领域,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学科竞争力,提高硕士学位点建设的质量与效率,为博士点申报工作打牢坚实基础。

韩一帆,华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先进功能材料制造工程中心主任、炼焦煤资源绿色综合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工程科技战略河南研究院副院长/办公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河南院士联络处主任。2016年河南省中原学者、2021年第八届教育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位评议组委员,2023年中国化工学会中日工作委员会主任。牵头获批2021年河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主持“十三五”国家重大专项、985平台、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科技部、上海市科委等项目共30多项。2011年起担任英国皇家化学会催化类书籍编辑;从事Operando光谱技术进行工业催化剂全生命周期构-效关系研究,应用于低碳资源利用(CO/CO2高效转化)、环境治理与资源循环(工业有机废水深度处理、稀贵金属提炼及应用),及类酶杀菌催化剂研发。在专业期刊JACS、J.Catal、AIChE J.等发表SCI论文180余篇;申请(53件)/授权(20件)国家发明专利。
环化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