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我校深化校企合作“双耦合”就业实习计划,组织23支就业实习队伍、308名学子奔赴西部地区和基层一线,历时65天,他们投身于变电站巡检、项目运维、客户服务等实际岗位,服务长三角产业发展、投身能源电力行业、锤炼过硬本领,在实习实践中厚植能源报国情怀,用行动书写新时代电力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服务长三角,青春力量融入区域产业链
我校依托区域企业资源,组织学生赴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义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展就业实习锻炼。环化、计算机、电信、经管、数理等学院学生深入参与真实业务流程,直面行业技术挑战,全面提升系统思维与工程实战能力。同时,学校积极引导学生投身数字经济新赛道,在上海临科智华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科技企业参与AI数据处理与网络安全项目,锤炼“硬实力+软技能”的复合型能力,进一步打通“专业-岗位-区域”贯通成长路径,为长三角绿色转型和产业升级注入青春动能。
投身能源电力,青春担当谱写碳中和华章
在国家“双碳”目标引领下,电力能源类专业学生成为暑期就业实习的“硬核主力”。电气、自动化、能动等相关专业学生组团奔赴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华电陕西能源有限公司、广西投资集团、华能湖南公司、国家电投集团贵州金元威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北盘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就业实习实践。
202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黎志成在广投北海发电厂进行为期4周的就业实习,“在发电厂集控室里,我们紧跟师傅,盯着屏幕记录机组参数,尽管室内空气闷热,汗水湿透衣衫,但心里充满了专注和成就感。”学生说。暑期就业实习让课堂上枯燥的理论变得鲜活可触,每一次操作都在实践中验证知识、解决问题,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价值,也为未来职业能力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在国网客服中心,我校2023级学生何厚林坚守实习岗位,用耐心与真诚化解老人焦虑,协助抢修队伍及时恢复供电;与此同时,远在西北大地的贾翔宇同学在华电陕西能源发电有限公司参与就业实习,每天穿梭于片区34台风机之间,亲历清洁能源化风为电。不同岗位、同一使命,上电学子正以就业实习的脚步丈量能源版图,用青春与担当点亮万家灯火。
开拓多元路径,青春探索淬炼综合软实力
实习不仅在电力行业“扎根”,也在社会服务领域“开枝散叶”。学校联合校友企业上海嘉驰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开展人力资源方向暑期就业实习,学生们通过岗位演练、模拟面试、行业洞察等环节,深入了解招聘流程、岗位设置及企业文化,提升了对职场规则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认知。由英语、国贸等多个专业学生组成的实习团队也走进上海吉的堡教育集团,参与教学管理、行政辅助等一线工作,在真实教育环境中提升沟通能力与组织协调素养。
上电学子积极拓宽成长边界,以躬身实践积累真知,以坚实行动回应时代召唤,展现了迈向未来的坚定姿态与无限潜能。
师生共发展,育人亦育己
在本次就业实习过程中,20余名辅导员以带队教师身份深入企业一线,全面承担组织协调、过程管理与安全保障等关键任务。他们不仅陪伴见证了学生在真实岗位中不断成长的精彩瞬间,也在与企业对接沟通、现场教学指导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产业趋势、岗位技能与用人需求的理解,切实增强了服务学生成长的敏感度与实效性,夯实了“全过程就业育人”的能力基础,拓展了育人工作的广度与温度。
今年刚入职的胡涬老师,毕业于上海政法学院法经济学专业。在从文科背景转入工科院校的过程中,他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常常会遇到“知识错位”带来的挑战。“今年我带的是毕业班,学生在求职时会提出很多与能源、电力相关的专业性问题,我有时确实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胡涬坦言,“我很想跨过这道‘专业门槛’,却一直缺乏一个合适的契机。”
此次带队前往华能湖南分公司、岳阳电厂、清洁能源公司与梅桥风电等单位,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就业实习,成为他职业生涯中一堂重要的“实践课”。通过深入一线的沉浸式体验,他逐渐找到了把专业理解与就业指导衔接起来的路径,也为今后更好地服务学生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暑期就业实习,既是一次立体式职业启蒙之旅,更是学校推进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关键一环。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校企协同机制,拓展就业实习平台,构建多维度、多路径、多场景的就业实践体系,全力护航毕业生迈向高质量就业与更广阔的未来。
学生处 各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