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近日,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开展的2023年度“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活动结果公布。我校智能自主系统青年团队荣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

智能自主系统青年团队坚持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使命,坚持“四个相统一”,争做“四有” 好老师。

团队创办智能科学与技术新专业,建设上电-特斯拉现代产业学院,聚焦新型电力系统自主智能控制与感知等领域科学技术研究,先后获2022年我校自动化工程学院优秀团队、2023年中国电力教育协会电力行业产教融合优秀教师创新团队等荣誉称号。

团队结构合理,11名成员中含青年教师7人,占比63%,中共党员7人,占比63%,多名成员任学院党委委员、教工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等,他们始终坚持以服务师生为导向,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立德树人 向远处蓄力,奋楫笃行

团队以思政建设为引领,围绕家国情怀、道德修养,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夯实专业知识基础,内化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及科技报国的使命担当。

团队以工程应用为牵引,积极参与谋划学校学科专业发展,申报建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新专业,构建了面向“人工智能+智慧电力”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团队负责人牵头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成员获评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等,并斩获多项课程思政示范成果奖项。

▲教学获奖

团队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突破习惯性认知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工”心“匠”能。当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四个引路人”。

团队严谨治学,立足本质创新,深化科研育人成效,培养60余位研究生取得丰硕育人成果,其中5人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10余人获国家奖学金,3人获上海市自动化学会优秀硕士论文奖,11人赴双一流高校攻读博士研究生。

团队成员指导学生获“互联网+”国赛铜奖、“挑战杯”上海市银奖等市级及以上奖项50余项。

▲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奖

坚持科研创新 向难处攻坚, 勇于担当

团队锐意进取,勇攀科研高峰,搭建了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如智能微电网半实物仿真平台及智能机器人高精度控制与检测平台等,建设了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自主系统实验室。

团队成员发表SCI/EI论文200余篇,包括SCI一区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自动化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等荣誉;团队成员入选上海市东方学者、青年科技启明星、浦江人才等7项人才计划。

▲科研获奖

团队紧密对接国家“双碳”目标,深度挖掘智能控制前沿方向关键科学问题,实现“有需求科研”,主持国家级项目5项及省部级课题13项,并与国网公司等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展10余项科研课题合作研究,累积科研经费1200余万元,单项成果转化达101万元。

▲专利成果(自动滚动播放)

坚持服务社会 向深处扎根, 倾情奉献

团队以互惠共赢为目标,强化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团队成员作为主要负责人建设了临港新片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及上电-特斯拉现代产业学院未来能源创享中心,聚焦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推动产业与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获评2023年度中国电力教育协会产教融合优秀教师创新团队。连续三年主办“电力机器人与智能系统”创新论坛,获评校文明创建“十大文化项目”;承办2023年上海市节能工程技术协会综合能源创新论坛暨综合能源分会筹备会议,多途径促进能源电力行业产学研用交流。

▲团队获奖

团队以国际化视野交叉融合为方向,先后到法国、新加坡及巴西等国家访学与交流,参与完成上海电力大学与美国、法国、巴基斯坦等高校学分互认项目,推动学校“一带一路”合作与落地。团队成员获批教育部、科技部外专局及上海市外专局项目3项。

团队将继续以“立德树人育英才,智慧电力助双碳”为根本任务,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推进能源电力领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育才育贤,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