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2025年上海市区两会履职尽责展担当

2025年1月,上海市、区两级两会相继拉开帷幕。过去的一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上海市、区两级两会是上海政治生活中的年度要事,意义非凡。它为上海各界代表提供了一个汇聚智慧、共商地方发展大计的重要平台,对推动上海城市治理现代化进程起着关键作用。市区两级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带着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齐聚一堂,聚焦上海的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城市建设等领域积极建言献策,致力于为上海的高质量发展勾勒清晰蓝图。

在此关键节点,我校11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包括李明福、李和兴、翁培奋、黄冬梅、张艳林、张波、刘刚、吴亮、夏太娣、李宏仲、李晓华,怀揣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凭借各自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收集意见,精心打磨每一份提案,积极投身参政议政工作。他们在会议期间,紧密贴合大会任务,融合我校学科专长,深度聚焦区域发展中心工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踊跃参与各界别研讨交流,一系列高质量提案纷至沓来,涵盖能源安全保障、城市建设更新、教育创新改革、产业转型升级等多个关键维度。能源安全保障领域的提案聚焦新能源汽车地下充电安全管理、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处理以及浦东新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建设,致力于降低安全风险、推动绿色循环发展、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城市建设更新方面的提案,既有以“‘杨数浦’创新驱动杨树浦秀带品质重塑”为主题,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科学优化空间布局来提升区域品质的独到建议,也有结合杨浦区自身特点,对负荷聚合商产业发展和建设落地提出的全方位调研与长远发展规划设想;教育创新改革的提案围绕加快推进社区教育在青少年STEM教育合作生态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优化上海市行业类院校发展模式,从完善教育生态、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为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产业转型升级层面的提案,通过调整上海高校暑假时间促进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建议,探索假期消费与社会效益结合的新模式,同时关注在人工智能赋能下能源电力领域的科技创新突破以及交叉学科领域人才培养平台建设。这些提案一经提出,便迅速吸引了各方目光,赢得广泛关注与认可。

在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和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方面,我校代表委员谈到,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科技创新、韧性城市和“双碳”目标等一系列建设成果和未来工作让人深受鼓舞,同时常委会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成效明显、内容务实。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政协的工作积极助推党委、政府决策,取得了很大的实效,并且很多资政建议通过持续多年努力落地见效,同时去年政协工作加大改革创新的举措非常多、有特色、有亮点。他们建议,一是围绕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深入调研,建言献策,更好发挥好政协委员作用;二是关注“双碳”目标领域,进一步发挥人工智能的支撑作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系统;三是希望未来上海能更多关注能源电力领域,尤其在人工智能赋能下的科技创新突破;关注在人工智能赋能交叉学科领域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推动行业企业和高校共同融合打造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工作投入更多的政策关注。

从发挥我校专业优势、着眼保障能源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方面,我校代表委员的建议是,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但与之配套的充电安全管理亟需优化。通过完善充电设施建设标准、提升消防安全水平、推动分布式充电模式及强化应急救援能力等措施,能够在保障充电需求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地下充电的安全风险,为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关于上海市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处理的提案”中则强调,上海市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重点发展地区,如何合理回收和资源化利用退役动力电池,是上海市推动绿色循环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建议通过强化政策法规、优化管理机制、推动技术创新和提升退役动力电池资源化利用水平,为全国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路径。在“浦东新区应对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的政策建议”中建议,一是要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二是要推动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落地,三是要促进碳减排和绿色发展,助力浦东新区进一步构建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在“关于调整上海高校暑假时间以促进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建议”中,建议试点调整暑假至春秋季,同步推进校园能源管理优化,鼓励高校建设绿色能源系统;携手文旅产业,推出假期旅游优惠政策,组织学生实践和调研活动,增强假期消费与社会效益的结合。

在聚焦城市发展建设方面,我校代表委员以“‘杨数浦’创新驱动杨树浦秀带品质重塑的建议”为题,建议通过打造文化商业新核心、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与利用、加强区域本土文化资源挖掘,塑造独特的“杨树浦”文化标识,挖掘和培养杨树浦文化的创新者和实践者等措施,进一步助力“近代工业发源地”“杨树浦”成功转型为“创新创业活力城”“杨数浦”,使得杨浦滨江的区域品质不断提升。“关于加快负荷聚合商产业发展和建设落地的提案”,结合杨浦区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划,建议一是以街道为单位调研现有可用于分布式电源布局与配电承载能力;二是统计调研工商业用户、院校和政府机构中的可利用负荷资源;三是立足区域发展建设规划,为新建工商业园区等预留发展空间;四是结合杨浦区旧城区改建、美丽家园等,探讨以居民小区为单位开展负荷聚合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五是发挥杨浦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特长,引导智慧能源、数字能源创新性现代化产业的长远发展。

作为高校教师,我校代表委员也非常关注教育相关问题。在“关于加快推进发挥社区教育在上海青少年STEM教育合作生态中关键作用的提案”中建议,尽快将社区教育纳入青少年STEM教育生态体系中,形成“政府-学校-机构-社区”的完整教育生态;加强政策引导各方走进社区,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等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加快推进适合社区的理念创新与模式路径探索,改变传统知识技能的应试型、竞赛型教育理念,培养一批高校教师、学生,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的STEM协同教育队伍。“关于优化上海市行业类院校发展模式的提案”中谈到,行业类院校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当前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格局下,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发展挑战。通过政策的引导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行业类院校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在应用技术研究、人才培养和行业服务方面的独特优势,从而推动上海市行业类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贡献更多应用型人才和创新成果。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各位代表委员表示,新的一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立足界别特色,彰显学校优势,聚焦重点难点咨政建言,继续为学校改革发展、为深度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展担当、献智慧!

党委统战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