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人工智能微专业课程基于与华为共建的“面向智慧能源的人工智能全栈式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展开,该平台围绕人工智能数据基座和电力行业人工智能产业自主可控,旨在构建能源电力数字化、智能化人才培养的智能基座,打造落地于基础、专业及创新三个不同级别的电力人工智能专业群的软硬件融合的国产AI全栈技术创新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和实训资源,切实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行业应用能力。
据悉,课程延续第一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小班化实验实训、课程与认证结合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并在第一阶段课程基础上进行了教学模式创新,课程由一周集中学习拓展到大模型实战营竞赛长周期学习。
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41名人工智能微专业学生、近30名教师与30余名研究生,共100余人在线上共同参加了此次学习。学生通过此阶段集中产教融合课程教学,不仅学习并实践了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的大模型技术,学会使用国产化全栈全场景人工智能平台,而且初步尝试了AI在输电线路巡检等能源电力场景的应用。
“上电-临港人工智能学院”自成立以来,通过不断探索、创新与实践,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引入多个人工智能行业龙头企业全程参与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将教学、实践、创新、产业有机融合,实现“产学研用教”一体化的教学创新模式,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和推广价值的教学方式,对学校在能源电力数智化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突出的推动作用。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孟歆迪 通讯员柴元)
原文链接:https://app2.gmdaily.cn/as/opened/n/775ce032a79a4710a396066a14163a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