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树先进典型,弘扬教育家精神——能机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月主题活动

9月24日下午,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以“突出典型选树,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主线,开展2024年师德师风建设月主题活动,活动以援疆教师王飞和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杨峰老师主题分享形式开展。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潘卫国主持,能机学院全体教职工出席了本次大会。

援疆教师王飞做了“千里迢迢援疆路,一山一水总关情”报告,介绍了对口援疆的工作情况以及援疆工作的心得体会。2023年初,王飞同志积极响上海市援疆工作的号召,克服家庭双女儿、气候、饮食及作息时间等困难,以第十一批中组部上海援疆干部人才的身份,来到祖国的西部边陲重地喀什,参与到对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筹)的建设中,挂任学院汽车工程系专业主任。作为负责人,王飞同志在第十批援疆教师工作的基础上,在喀什理工校领导的细致关心和帮助指导下,完成了喀什理工“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建设。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王飞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件一件落实支援工作,同时珍惜宝贵的锻炼机会,胸怀大局、担当重任、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把上海援疆工作优良传统践行好,在对口援疆的广阔舞台上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作为第六届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杨峰老师从认识青教赛、备战收获、节段分享三个方面出发,作了题为“勤耕不辍甘奉献,一言一行皆热爱”的报告,她提到,参加青教赛不仅是一场教学的角逐,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交流和碰撞。比赛是对教学设计的原创性、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性的综合考察,参加青教赛的过程就是一次学习和成长之旅。杨峰向全院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参赛中学习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她强调,青教赛不仅让自己和团队的教学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更重要的是让课堂更有意义。她认为,对于一位老师而言,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必须具备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活水,因此,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每一位老师都应该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思考和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潘卫国进行了总结讲话,他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王飞同志在援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王飞同志克服家庭困难,在喀什艰苦的环境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完成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建设工作,不仅为新疆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也为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做出了贡献。他表示,杨峰老师获奖是她十年如一日努力与心血的结晶,她将爱岗敬业,专研教学,把上好每堂课、培养好每个学生看作是自己的重要使命,这种兢兢业业为教学奉献的精神值得所有教师学习,希望学院涌现更多榜样力量,在教育岗位上发光发热,引领更多的教师共同进步。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  李敏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