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中共中央于7月19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我校广大师生高度关注全会的召开,第一时间通过多种渠道收听收看全会报道,认真学习全会公报内容,紧密结合工作学习实际,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体会:

校党委书记李明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会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推进改革,系统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这次全会将党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概括为“六个坚持”,这“六个坚持”既是对改革开放事业发展规律的经验总结,也是对未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指引,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我们必须学习好领会好、坚持好贯彻好。我们要主动把握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机遇,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承担培养卓越创新人才的重大责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主动对接能源革命带来的新变化、国家“双碳”战略的新目标、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新要求,迎接新挑战,破解发展难题;要持续深化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三步走”中长期发展目标,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市委、市教卫工作党委关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学校“六新”发展理念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不断开创学校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的征程中,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建设能源电力特色高水平大学,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上电力量!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顾春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为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擘画了宏伟蓝图、明确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宝贵机遇。全校上下深刻认识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继续秉持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是主题、改革是主线、党建是主心骨”的发展方略,继续坚持“有序、开放、人本、协同、创新、转型、优化、聚焦”的十六字发展策略,深化“六新”发展理念,进一步围绕国家“双碳”战略及能源电力科技革命新需求,对接国家“双碳”战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进一步聚焦发展方向,做好学科优化和平台新布局,推动学科提能升级;持续推进教育教学体系转型,构建具有能源电力特色,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变革科研组织范式,打造创新融合发展生态,系统提升科研攻关能力,促进“有组织科研”发展;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推进校地企一体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国际合作,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上电智慧和力量。

发展规划处处长徐群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这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把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与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结合起来,深刻理解全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举措要求,对其中涉及到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的改革要与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校刚刚召开完第五次党代会,党代会也确立今后五年及更长一段时期我校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将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思路与举措与学校的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实实在在的在能源电力特色人才自主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我们上海电力大学应有的贡献。

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艺: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举措,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旨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导下,经济与管理学院将紧密结合学校的“六新”发展理念,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使命担当,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此外,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这为我们学院的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我们将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努力提升学院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总之,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国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经济与管理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勇担历史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数理学院院长朱瑞:通过深入学习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公报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让我更加明确了学院在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职责。我们要积极构建支持全面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全面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推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也激励着学院不断优化管理体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导,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学院服务社会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带领学院全体教师,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夯实学校数理基础根基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紧紧围绕国家和行业发展需求,不断优化调整学科专业方向布局,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巩军伟: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新起点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深刻领会和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重大原则、重大举措和根本保证基础上,及时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到思政课课堂教学和理论宣讲中去,讲清楚全会精神的主题、重大意义和核心要义,引导青年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和责任感,投身改革创新的实践,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教师唐睿: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对于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于我们每位在教育科研一线工作的教师而言,更是深感振奋。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如何培养国家发展需要的专业型人才、如何站在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须始终贯彻、思考的重要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环保工作者,发展绿色治污技术,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任重而道远,但义不容辞。这不仅是简单的口号,事实上已经深度融合到科学研究之中,更是将相关理念以思政元素的形式赋能教学,推动相关专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电气工程学院教师赵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号角,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意义,令人倍感振奋、深受鼓舞。作为一名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师,要深入领悟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围绕能源电力发展前沿,积极应对能源变革新形势,迎接电力转型新挑战,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同时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全会精神进教材、进课堂,助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教育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外国语学院本科生刘渝然: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后,我深感振奋和激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看到了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在全会报告中,党中央对青年一代寄予厚望,强调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锻炼自己的综合素质,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