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培养高层次行业精英
——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学科建设、研究生教育工作综述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研究生院/研工部(学科办)在校党委、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和内涵建设为目标,以培养高层次能源电力行业精英人才为己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扎实推进研究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首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为学校发展建功立碑
研究生教学成果奖取得重大突破,2023年荣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2022年上海高等教育优秀教育成果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 1项。研究生院唐忠教授团队完成的《面向能源革命,能源电力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教育产教融合双赢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示范行业特色高校研究生教育产教融合新模式,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实现了学校办学历史上国家级教学奖项历史性突破,树立学校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研究生类)证书
学位点建设连年突破,能源电力特色学位授权体系形成
自2006年学校获批3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开始,到目前已拥有1个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术型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形成了“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学位授予层次体系,涉及工学、管理学、理学、文学等学科门类,形成了能源电力特色的多科性学位授权体系。
现有学科学位点授权体系
“六新”理念引领发展,转型布局谋划经纬
以“六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聚焦学科发展方向,优化凝练学科体系,形成《上海电力大学“六新”发展理念引领学科方向转型布局及学科建设行动方略实施意见》,围绕13个学科发展方向,结合高地大、高峰学科、创新团队、前沿基地、培优培育建设专项等,引导学校学科转型发展。
优势学科引领,学科整体水平跃升
成功获批电气工程III类高峰学科建设,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参与IV类高峰建设;电气工程学科第五轮学科评估成绩进步明显、学科评估等级得到提升;4个学科进入软科排名前1%。获批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科提能升级,博士学科布局一直在行动
能源动力专博,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物理学3个学博,一共4个博士点,都已成功冲出上海。能源动力专博在上海市博士点排序中第11位,在同类点中排名第一。等待国务院学位办评审结果。
一计划四工程,构建研究生育人新体系
按照党委“六新”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要求,构建研究生教育新体系,制订了新的以“立德树人工程、卓越育才工程、优化布局工程、高质保障工程”为核心内涵的一流研究生教育计划。加入“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上海)”、筹建“能源电力卓越工程师创新院”。指导人事处、电气工程学院申报并获批“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学校高水平人才培育谱新篇。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不断提升
研究生招生数量与质量“双提升”,录取人数(硕博)从2019年的1005人增至2024年的1515人,增长了50%。在校研究生人数从2019年的2431人增至2023年的4138人(硕士4037人,博士65人 ),增长了70.22%。报考我校硕士研究生人数一志愿录取率逐年增加,从2019年的38.05%增至现在的64.75%。2024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比71.62%,超前五年达到了教委要求的不少于2/3的指标。
研究生就业率连年领跑,名列上海前茅
2019年以来,研究生毕业人数累计4165人,研究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每年都超过上海市高校整体就业率近5个百分点,名列上海市前茅。作为能源电力相关院校,又具有位于长三角、上海市、临港新片区的地理优势,我校硕士研究生进入重要行业及地区的人数近五年不断增加,且比例保持在高位。
近五年我校研究生就业率
近五年我校研究生重点行业和地区的人数变化及五年平均占比
研究生课程思政全覆盖,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围绕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重点难点,实施研究生培养方案改革。创新“互联网+”教育教学新模式。推动研究生课程思政改革,校级研究生教育教学建设改革项目共立项152项。构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依托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主动对接新时代对人才多元化需求,依托研究生工作站建设,加强校企联动,创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五年来共建设研究生工作站45个,研究生参与产学研课题研究超35%,工作站导师191人。产教融合研究生育人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研究生工作站组织架构图
立足科学道德建设,形成上电特色研究生学风建设体系
始终立足新时代研究生群体特点和能源电力特色,依托研究生思政“四育人”,将科学道德与学风教育融入研究生培养过程,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推动作风和学风建设,强化师生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的自觉意识,形成了上电特色研究生学风建设体系。
研究生学术分享活动
研究生育人结硕果,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
五年来,研究生共发表论文4787篇,高水平论文(SCI,EI,CSSCI三大检索)2154篇(占比45%),核心期刊1685篇。学位论文盲审、抽检通过率100%。研究生学科及双创赛事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共计957项,其中3项重大赛事取得“国奖”突破。有力印证我校研究生培养高质量。
2024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
研究生团队荣获IEEE杯全国一等奖
在校党委坚强领导下,研究生院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跟随双碳目标国家战略,践行“六新”发展理念;开拓创新,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为学校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向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献礼。
研究生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