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下午,上海高校《概论》课程教学协作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会在我校杨浦校区二教演讲厅召开。《概论》课程教学协作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锡喜教授,上海市教委德育发展中心宗爱东副主任,上海思政课协作组督导、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涵锦教授,以及其他协作组副主任,我校党委副书记李国荣教授、李家珉教授、宣传部长周慧杰、团委书记余嘉以及部分思政课教师出席了本次会议。社科部主任焦娅敏主持研讨会。
李国荣副书记致辞,向专家介绍了我校社科部发展情况以及思政课教育教学各方面的成绩。
随后会议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讨、协作组下一阶段工作研讨两个议程进行。研讨会重点就四个问题进行探讨。一是核心价值观的内核解读。与会专家就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核到底是什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与落实需要有什么样的视野等问题展开讨论。二是核心价值观的体系性与学生成长阶段性及价值观教育的层次性之间的关系。与会专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德育的主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可以与小学中学大学的德育相对应,并结合当前热点,从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传统资源与人生修养以及如何引导和教育今天的大学生等角度谈了自己的思考。三是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抓手与落实点。与会专家认为,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出发,提出以民族精神为出发点,解读真正的民族精神内涵,并提出可借鉴西方文化发展中国文化。四是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会专家认为,思政课教师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区别教育与宣传,二是如何真正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宗爱东副主任特别指出,研究一定要面向学生,要从典型事例寻找切入点。
陈锡喜教授做总结发言,强调要从大历史跨度研究分析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与会专家还对第三届长三角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概论》课参赛选手进行现场指导,对协作组下一阶段工作做了具体安排。
社科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