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2届上海电力大学物理学术竞赛暨校队预选赛的通知

一.竞赛背景

为了激发上海电力大学本科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锻炼大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际物理现象并解决物理科学问题的本领,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举办第2届上海电力大学物理学术竞赛(SDUPT),赛事的口号是:立足理论,行于实验,明辨真理。赛事倡导“四结合”理念:即物理问题与日常生活现象相结合、趣味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个人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相结合。本次竞赛同时选拔组建上海电力大学代表队参加2024年举办的第9届上海市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SUPT)及第7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CUPT)华东区赛。赛事组委会撰写了竞赛宣讲文稿(附件1:物理学术竞赛宣讲稿.pdf),请有意参赛的同学仔细阅读。


二.竞赛规则及赛程设置

1、赛题设置

本次竞赛赛题参照第37届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IYPT)题目(附件2:物理学术竞赛试题.pdf),共

17道赛题。赛事组委会将赛题分为12组,每组均含3道赛题(见下表)。每支参赛队伍经过抽签选定12组中的一组,然后从该组中选定1道赛题进行研究。各参赛队赛题一经选定,中途不得更换,否则取消参赛资格和评奖资格。


赛题分组

组内题号

A

1

7

10

B

5

11

16

C

3

6

10

D

9

13

17

E

8

12

15

F

2

7

13

G

1

4

11

H

3

9

14

I

5

12

17

J

6

11

15

K

4

10

14

L

2

8

16



2、参赛对象

凡在校理工类专业各年级本科生均可报名参加本次学术竞赛。请有意参加竞赛的同学自行组队(鼓励跨专业跨院系组队),自拟队名(鼓励队名包含物理元素)。赛事不接受单独组队,要求每支参赛队至少2人,至多4(倡导3人组队,且鼓励队伍中有大一新生参与),但一人只能代表一支队伍参赛,代表多支队伍参赛者,一经发现将取消其所在团队的参赛资格和评奖资格。要求各参赛队自设队长1名,组织协调所在团队的赛题研究工作,并作为联系人就一切未尽事宜与赛事组委会沟通。


3、竞赛形式

本次竞赛为各参赛队规定统一的赛题研究时间段,各参赛队在此期间须完成各自的赛题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整理成电子作品,之后赛事组委会将对各参赛队的研究成果进行终审。终审将分为现场答辩与作品展示两阶段。第一阶段为现场答辩,请各队队长选择参赛队中的13代表团队参加答辩(可包括队长本人),答辩以PPT形式进行赛题研究成果汇报。每支参赛队的答辩时间共10分钟,其中PPT汇报6分钟,答辩互动4分钟。第二阶段为作品展示,请各参赛队于现场答辩结束后根据答辩评委意见和建议,充实和完善各自的电子作品,在截止日期前将最终版的电子作品选择提交到以下8位评审裁判中任意一人的电子邮箱。各裁判将在收到作品后予以回复确认。


8位评审裁判均由《大学物理》公共课任课教师担任,其中一名为裁判长,负责协调评审工作。各位裁判的电子邮箱公布如下:

裁判1:高兰香 电子邮箱:shiepglx@163.com

裁判2:张玉凤 电子邮箱:2009000018@shiep.edu.cn

裁判3:朱燕艳 电子邮箱:yyzhu@shiep.edu.cn

裁判4:曹海静 电子邮箱:caohj@shiep.edu.cn

裁判5:刘晓霖 电子邮箱:xlliu@shiep.edu.cn

裁判6:许丹华 电子邮箱:danhuaxu@163.com

裁判7:徐燕 电子邮箱:xuyan@shiep.edu.cn

裁判8:蒋锋(裁判长) 电子邮箱:fjiang@shiep.edu.cn


各参赛队提交的作品须为单页的电子版学术海报。作品内容为所选赛题的完整研究成果。作品版面宽度为90cm,高度为120cm,自行设计页面内部排版,要求海报标题下务必注明参赛队名,但不得出现具体队员姓名,可使用PPTPSAI等软件制作,最终提交格式须为pdf电子文档,文档大小不得超过4MB。作品应是参赛团队独立完成,满足科学学术规范,不得存在抄袭他人成果、伪造篡改数据、图片误用等学术不端行为。作品中也不得存在妨碍评审公平性的信息。作品文责自负,上述应规避的情况如若出现,一经查实,赛事组委会将取消整支参赛队伍的评奖资格, 追究相关责任,并通报队员所在院系。


4、成绩评定

竞赛成绩评分采用百分制,其中答辩成绩满分为20分,电子作品成绩满分为80分。现场答辩过程中将有4位裁判为同一参赛队的答辩成绩独立打分,4位裁判打分的平均值将是该参赛团队的最终答辩成绩。电子作品将由提交所至电子邮箱对应的裁判负责评审。所有评审结束后裁判长将进行成绩汇总并对打分异常的作品进行复核并重新给分。

参赛团队的最终成绩=现场答辩成绩+电子作品成绩。评分细则见下表,请各参赛队仔细按照评分要求自行组织模拟答辩并反复打磨电子作品。


竞赛终审流程


评分内容

评分标准(总分100分)

很差

较差

一般

较好

很好


第一阶段:

PPT现场答辩

(满分20分)


仪态的亲和力,表达的逻辑性、PPT展示的规范性、研究工作的深度和广度、研究成果自我评价的客观性



+4



+8



+12



+16



+20





第二阶段:

电子作品展示

(满分80分)

作品摘要或结论的学术显示度(满分5)

+1

+2

+3

+4

+5

理论模型建立、求解和结果分析的合理性

(满分20)

+4

+8

+12

+16

+20

实验目的、设计和结果分析的合理性

(满分20)

+4

+8

+12

+16

+20

理论与实验的契合度(满分10)

+2

+4

+6

+8

+10

理论或实验的创新性(满分10)

+2

+4

+6

+8

+10

对赛题要求的契合度(满分5)

+1

+2

+3

+4

+5

学术规范的严谨性(满分5)

+1

+2

+3

+4

+5

作品展示的艺术性(满分5)

+1

+2

+3

+4

+5


5、竞赛时间

竞赛报名时间段:2023年10月16日2023年10月22日,请各参赛队队长扫码加入如下竞赛专用微信群,在线填写参赛文档;


赛题分组抽签时间和形式:抽签日期为2023年10月23日,采用网上抽签形式,具体抽签时间详见竞赛专用微信群公告;

赛题上报时间段:2023年10月23日2023年10月25日,请各参赛队长在竞赛专用微信群内在线文档填报各自选定的赛题,逾期未上报赛题的队伍视作自动弃赛;

赛题研究时间段:赛题上报之日起至123在赛题研究时间段内,数理学院A-203为学术竞赛专用实验场地,面向各参赛队开放,各队也可自行选择场地进行实验,同时数理学院物理实验中心会在实验仪器借用方面尽量满足各队要求,各队也可自行购买实验仪器或自行设计实验装置;

现场答辩时间段和地点:答辩时间段为124日至8,具体时间安排及答辩地点详见竞赛专用微信群公告,各队队长须提前上报参加答辩人选,逾期未参加答辩的团队,现场答辩成绩记为零分;

作品提交时间段:答辩结束之日起至1210,逾期未提交作品的团队,电子作品成绩记为零分


三.奖励办法

  本次比赛设团体奖和单项奖。团体奖项设一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所有参赛队伍数量的5%)、二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所有参赛队伍数量的10%)和三等奖(获奖比例不超过所有参赛队伍数量的15%)。获得团体奖项的每位团队成员均会被颁发团体奖荣誉证书。单项奖1:最佳答辩奖(不超过2);单项奖2:最佳作品奖(不超过3件作品)。所有单项奖获得者均会获得相应单项的荣誉证书。团体奖荣誉证书和单项奖荣誉证书可以兼得。本次校赛评奖结果将于12月底在校园网公告。


四.校队预选

为备战下年度举办的SUPTCUPT华东区赛以及CUPT线上作品赛,赛事组委会将从参加本次校赛的选手中遴选出20余位组成校集训队(最佳答辩奖获得者自动入围校集训队,其余人选将综合本次校赛现场答辩表现及电子作品成绩择优产生),校代表队正式人选及替补人选(约为集训队总人数的一半)将在集训结束后产生,未能入选者也将获得代表学校参加CUPT线上作品赛的资格。具体集训事宜将在本次校赛获奖公告中公布。



上海电力大学 教务处


上海电力大学 数理学院


2023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