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联合上海海事大学举办2023年新任辅导员岗前能力提升专题培训

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效果,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升新任辅导员的理论水平、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助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质增效,9月4日至8日,我校学生工作部(处)与上海海事大学学生工作部(处)联合开展2023年新任辅导员岗前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两校近60名新任专兼职辅导员参加培训。

开班仪式在我校临港校区学术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学生工作部(处)长陈姗姗、副部长陈雯、上海海事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副部长顾卫忠、杨鸣出席,会议由陈雯主持。

陈姗姗首先致欢迎词,向加入学工队伍的新同仁表示欢迎,对上海海事大学学工的精心联络组织表示感谢。她希望新任辅导员能尽快熟悉工作,练就过硬本领,守正创新,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辅导员工作中,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为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顾卫忠作动员讲话,他指出,两校联合举办辅导员培训是对育人资源的整合利用,也是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的生动体现,有利于聚焦学校特色、发挥共同优势,更好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助力学生成长;希望新任辅导员珍惜学习机会,见人见事见思想,努力提升政治能力和职业素养。班主任杨鸣介绍培训方案,并勉励辅导员要在学习与实践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不懈努力。

在联合培训环节,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本科生书院管理中心副主任、副教授马成瑶,2022年上海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白瑶老师(上海师范大学)、穆莉老师(东华大学)分别就辅导员政治能力提升、永葆“三色”做新时代辅导员、辅导员核心素养能力提升路径等为两校辅导员展开主题报告。通过对辅导员工作,及基于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及主题班会设计进行360度解读,倡导辅导员要把握学生实际需求,以事及人、以人及情、以情及育,不断推动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在团队破冰环节,新任辅导员们在上海海事大学心理中心王树江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欢乐抓抓抓”、富有个人特色的“自我介绍”、“循环报数面对面”“快问快答”等方式拉近距离、收获友谊,进一步增进职业发展与交流。

校内培训环节以辅导员的岗位职责、素质要求、业务能力和工作实务为重点,采用集中授课与分小组研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分别邀请部分二级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以及组织部、学工部、研工部、校团委等职能部门相关领导和学工部各中心主任围绕“辅导员的定位与职业认同”“党团建设与班级管理”“日常事务与网络思政”“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业务能力和工作实务”等主题开展15场专题培训,就学生教育管理的要点和难点进行深入的面对面交流。

在培训后,我校新任辅导员还围绕“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职业规划”“上好新时代‘大思政’课”“‘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和管理”“如何有效利用新媒体平台做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议题分组展开主题研讨,并进行个人学习汇报。

结班仪式于9月8日上午在上海海事大学学生事务中心404会议室举行,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志鹏莅临现场,听取我校周远航、马安奕和上海海事大学王殿立、程诺等新任辅导员代表学习分享后,以“辅导员的初心使命”为题作了总结讲话。他强调,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骨干力量要践行立德树人的政治使命,同时还要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加强学生职业引导。他对新任辅导员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学生的价值引领,在与学生的双向“奔赴”中提升自我,实现职业价值。二是要直面困难、敢于担当,用神圣使命锻造坚强意志,用脚踏实地的行动攻克工作上遇到的各种困难。三是要身体力行、无私奉献,甘于做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垫脚石。四是要善于总结和反思,不断提升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水平。

新任辅导员们表示,本次岗前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形式多样,有效帮助大家提高认识、转变角色、熟悉工作,对于提升学校新任辅导员队伍的政治能力、业务素质有着极大的帮助。学校也将充分把握主题教育契机,推动主题教育成果走深走实,在进一步加强两校学工整合思政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提升辅导员政治素养、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为全面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坚实力量。

 

上海电力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