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抓住团学干部中的关键少数,以点带面,推动学校团学干部充满激情、富于创造、勇于担当,2023年2-3月,我校举行“奋进新征程,青春勇担当”第八期“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校院两级团学社共36名大学生骨干参与。
本次培训班以“奋进新征程,青春勇担当”为主题,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采用小班化教学,将专题讲座、临港五校大学生骨干论坛、青春研讨、书籍阅读、青春之翼·户外素质拓展、青年论坛等融为一体,着力打造一支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质的青年大学生政治骨干。
在专题讲座环节,聚焦团学干部最迫切的成长成才需求,以实现高质量精准化供给为目标,校团委书记兼学工部副部长马国祥以“党有号召,团有行动——高校学生干部培养的若干思考”为主题,结合自身成长历程,从“思想与情怀:百年征程,初心在磐”“意志与胆略:紧跟党走,育人工程”“决心与行动:靶向定标,提升自我”三个板块,深入阐述了共青团的初心使命、共青团工作的载体和共青团干部的成长之道,激发了学员们的历史使命感、担当责任感和发展紧迫感。
上海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胡德平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分析了党的二十大召开的时代背景与重大意义,论述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主要内容与理论创新,剖析了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为学员们更好地学习、思考、践行和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指明了方向、拓展了路径、注入了动力。
原市社会工作党委副局级巡视员吴颢以“学生干部的沟通艺术与技巧”为主题,借助生动的案例,详述了沟通有效与否的核心因素、有效沟通的八项要求和应用心理学原理处理好六种常用沟通情境的方法,“最高的情商,不是心机,是替别人着想的善良”,于风趣幽默和脉脉温情中,提升了学员们人际沟通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
在青年论坛上,上海市学生联合会驻会执行主席沈逾飞以“如何开好学代会”为主题作专题培训。他勉励学员们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服务同学,提高自己,奉献校园。
在临港五校大学生骨干论坛中,学员们就思想引领、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校园文化、新媒体建设和队伍培养等议题与来自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电机学院和上海建桥学院的学生骨干代表们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为团学工作提质增效打开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未来彼此之间更好地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友谊之桥。
在青春研讨中,学员们围绕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共青团组织如何更好地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团学干部如何在突发事件中高效地做好网络舆论引导等共青团工作的热点议题激荡思想,凝聚共识。
在读书分享会中,学员们畅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校园,与大学生朋友们交往、交流、交心的点点滴滴。学员代表、校团委副书记助理、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杨弘玥深情地说,“无论有多忙,习近平总书记总会抽空来到我们大学生朋友们身旁。人民领袖,亦师亦友,言谆意重,是温暖,更是指引前进的力量。”
在青春之翼·户外素质拓展中,培训班结合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飞盘运动和定向越野,开展项目挑战式团建,并在其中注入红色主题元素,在提升团队凝聚力的同时,增加了学员们对“三湾改编”这段恢宏历史记忆的追思。
在结业典礼环节,振奋精神、温暖人心的视频回顾了大骨班的培训历程,全体学员按照培训要求,圆满完成学习任务,顺利结业,并表彰了1个优秀小组、12名优秀学员、4名贡献之星。校团委副书记助理、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生陆晓莺,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邓凯围绕学习情况进行了交流发言。
从2015年至今,我校共举办了八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累计培养了近300名大学生骨干。在学校,他们是老师得力的助手,工作后,他们是单位的中流砥柱,“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学员们身上得到了彰显。面向未来,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校团委将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和提质增效,完备分层、分类的“青马工程”培养体系,进一步凸显青年政治引领功能,切实为党和人民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校团委周长长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