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进博会间,从能源到中医,“一带一路”的“铁粉”说“我的每一天从上海开始”

11月4日起,上海电力大学2022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电力人才高级研修班”开班,包括我国和巴基斯坦、菲律宾、马来西亚、墨西哥、越南等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39家单位参会,研修长达3周。

“2019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电力人才高级研修班”的学员走访我国电力企业

【“回头客”连续参研】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高研班由上海市教委批准立项,面向政府管理人员、企业高管、电力技术管理专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驻华使、领馆商务参赞等举办。前5届以来,上电已先后为巴基斯坦、越南、津巴布韦、印尼等 20 多个国家的能源电力企业培养了 500 多名各类人才,为促进我国能源电力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机构的交流合作、项目交流和实际落地等作出贡献。

这其中,不发连续参研的“回头客”。“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代表中电永新运营有限公司参加了上海电力大学第五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电力高研班,与各国同行一道,共同交流探讨世界能源电力发展趋势。” 学员黄晓刚说,“今年,我代表越南国际可再生能源投资公司再次应邀参加高研班深感荣幸,也特别感谢上电搭建的这个良好平台,为国内电力企业更好响应‘走出去’倡议,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助力。”

首个“一带一路产学研联盟海外实习基地”在上海电力建设公司菲律宾GNPD项目挂牌

受疫情影响,高研班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除上海线下主会场,3个分会场分别设在印度尼西亚、津巴布韦以及尼日利亚,采用国际在线交流、研讨、报告、展示等多种形式,包括“友好使者,读懂中国从电说”等五大模块。这样的模式下,中电建甘肃能源集团津巴布韦旺吉项目的72名津籍员工培训成功落地,疫情下创新采取录播与直播结合进行。该项目也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津两国领导人见签的津巴布韦最大基础设施项目,也是上电首次承担非洲籍学员培训。

目前,这一“走出去、引进来”培训项目建成了拥有50个3150课时三分屏网络课件、300分钟flash视频课件的数字资源库,研发了184门网络教学课程和讲座,出版了近十本岗位培训专用教材,编写了十余本中英文教学讲义。高研班上,上海电力大学在校国际留学生还化身现场教学小主播,用不同语言向自己国家介绍中国电力建设情况及发展经验,搭建中国电力文化的传播途径和中外电力文化的沟通桥梁。

作者:徐瑞哲

原文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54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