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上海12月29日电(记者仇逸)29日,上海电力大学举行“课程思政”示范课评选活动,各学院申报的26门课程经过校级初赛,11门精品示范课进入最后的决赛阶段,集中展示和检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评选从教学团队、教学组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教学展示等评选标准入手,着重强调参评课程是否将思政元素“无痕”融入教学之中;是否具备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等。同时,要求授课教师深入挖掘提炼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参赛老师纷纷表示感触颇多。获得特等奖的张传林教授在课堂中进行机器狗现场演示,展示科技成果,点燃青年学子的创新热情。他将科技创新、民族复兴等思政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借此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励他们厚植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和担当意识。
一等奖获得者、数理学院老师张申媛表示要将思政元素自然而然地与原有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之美、数学的实用价值,提高学生看问题的高度、广度和深度,真正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学目的。
上海电力大学开展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选活动旨在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最终形成育人合力。
上海电力大学自2017年启动“课程思政”建设以来,截至目前已经建设了165门课程,约占全校课程数的15%,同时也在全校范围推出了一系列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如制定了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专项工作方案,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建立了思政课教师与专业教师及相关课程的融通联动机制等。
原文链接: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9654888?channel=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