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学院赴宁夏固原实践队连续多年探访全国道德模范王黎君

为弘扬模范精神,凝聚奋进力量,7月6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赴宁夏固原实践队再次走进中国好人王黎君德善展馆,开展“聆听模范故事 汲取奋进力量”主题教育活动。实践队已连续多年探访这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退伍军人、慈善企业家。

十年坚守:从“单向学习”到“双向赋能”

自2016年起,电信学院赴宁夏固原实践队便与宁夏固原结下了深厚情谊。十年间,150余名师生跨越千里,在固原这片红色土地上开展支教助农、电商培训、红色文旅直播等活动,累计带动销售固原农产品超10万元,帮助10余所乡村学校改善教育条件。王黎君先生始终以“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的信念激励青年学子,他捐资助学千万元、帮扶20余所学校的善举,成为实践队“用专业服务社会”的生动教材。

沉浸教育:在展馆中感悟初心

活动当日,实践队首先参观了德善展馆。展馆内,泛黄的助学账本、受助学生的感谢信、扶贫项目的照片墙,无声诉说着王黎君三十年如一日的善行。队员们驻足于“千人助学计划”展板前,聆听王老如何从一名退伍军人成长为慈善企业家,又如何将企业利润的30%定向用于教育扶贫。随后,成员们观看了王黎君事迹纪录片。影片中,王老顶着烈日为山区学校送课桌椅、冒雨走访残疾家庭、自掏腰包修建乡村道路的画面,让在场师生热泪盈眶。

专题讲座:以“小我”融入“大我”

在专题讲座中,王黎君先生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多年的心路历程。从最初每月拿出三分之一工资资助学生,到如今带动社会各界捐款超千万元,从一个人默默行善,到影响数百人加入爱心队伍,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受触动。王老还以“红军粉”从“救命粉”到“致富粉”的故事,勉励青年学子扎根基层,将所学所获变成老乡手里的“金钥匙”。王老助学济困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由无数平凡日子里的温暖微光聚集而成,他讲述的不只是奉献,更是一个普通党员如何在漫长岁月里将党徽擦得锃亮的精神密码。

共建基地:从“书本”走向“生活”

自2022年电信学院与王黎君德善馆共建思政教育实践基地以来,不仅广泛地发挥了中国好人王黎君德善展馆的重要作用,基地也成为实践队“课程思政+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激励着越来越多青年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厚植家国情怀,真正让思政教育从“书本”走向“生活”。

薪火相传:以青春书写新答卷

十年间,实践队从最初的单向学习,到如今与王黎君先生共同探索“思政引领、科技赋能、公益助力”的乡村振兴路径,变化的是服务形式,不变的是“用青春奉献祖国”的初心。实践队队员们纷纷表示:“王老用行动证明,专业能力与家国情怀可以完美结合,青年学生要接过他手中的精神火把,在新时代,燃烧出独具价值的光芒,让理想的火种在代代相传中生生不息。”

电信学院 刘甘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