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月壤拉成丝、脑电波“遛狗”,高校硬核成果亮相上交会

6月11日,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以下简称上交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拉开帷幕。

在上海电力大学的展区,有一套“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回收预处理一体化设备”模型。该项目聚焦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回收问题,由上海电力大学主导研发,突破了带电破碎、电磁感应热解、智能分选等核心技术难题。目前,核心技术已形成自主专利布局并通过万吨级产线验证,可连续运行8000小时无故障。

通过带电破碎免放电、吨处理成本降低54%等优势,该一体化设备可推动投资回报周期缩至2.8年,已在山东、江西等新能源产业集聚区实现商业化应用,并与多家企业合作构建“回收-再生-应用”闭环。据介绍,设备的年处理量达1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重金属污染风险降低98%,进而支撑我国钴资源自主保障率提升20%。

废旧锂离子电池资源化回收预处理一体化设备。江庆龄摄

原文链接:https://rmtzx.sciencenet.cn/mixmedia/a/202506/12/WS684a6492e4b0cb2d1eed98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