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副校长符杨在肯尼亚与当地高校和企业召开校企合作研讨会。发展与规划处处长徐群杰、海上风电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魏书荣、教务处副处长徐信艳等参会。研讨会在肯尼亚卡巴拉克大学举行,中国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驻肯尼亚代表、肯尼亚Cytek Solar公司高管出席。
符杨在致辞中对卡巴拉克大学、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Cytek Solar公司精心筹备此次研讨会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我校办学特色和国际化成果。他指出,此次四方合作具有三大优势:一是固德威作为全球先进的新能源企业,在太阳能、储能等领域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二是Cytek Solar公司作为肯尼亚能源领域的标杆企业,拥有丰富的本土化经验;三是卡巴拉克大学在能源创新实践方面成效显著,与我校“能源电力”学科群高度契合。
符杨重点提出两大合作方向:一是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整合我校在智能电网、海上风电的科研优势,Cytek Solar公司的物联网技术及本土经验,以及固德威的产业链优势,共同研发适合东非地区的高效能源解决方案;二是打造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通过联合培养计划,为我校学生提供非洲实践机会,为卡巴拉克大学学生创造在中资企业实习的机会,共同培养精通中英双语的专业人才。
固德威公司技术总监潘军浩表示,非洲是公司全球战略的重要支点,期待通过与高校的深度合作,为非洲能源转型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Cytek Solar公司总经理Robert重点介绍了其为卡巴拉克大学设计的离网能源方案,希望借助上海电力大学的技术支持,切实改善肯尼亚电力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
卡巴拉克大学校长Henry K. Kiplangat对未来合作充满期许。他认为,与我校的合作将显著提升该校办学水平,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期待未来在师资交流、课程共建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此次研讨会为卡巴拉克大学与海内外校企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平台,为四方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研讨会期间,徐群杰介绍了我校的“十五五”规划,表示学校将更加注重国际化合作,为我校与国外高校和企业合作提供更多支持。魏书荣作了题为“新型电力系统与新能源系统”的专题报告,引发与会师生的热烈讨论。
此次研讨会是我校作为应用型大学实施对外开放的重要实践。通过与海外企业、高校深度合作,促进学校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为学生开辟海外就业与升学通道,同时助力中资企业“走出去”,实现“教育—人才—产业”的跨国协同。未来,四方将以新能源为切入点,在标准制定、资源共享、师资交流等领域深化合作,通过“学术引领+产业赋能”的双轨模式,共同打造中非产教融合的示范项目。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