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总书记点赞上海发展人工智能实效,一批AI研究机构上路,一批AI+学科兴起

习近平总书记在沪考察期间对上海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取得的实效给予肯定。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上海要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加大探索力度,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产生示范效应。

此次调研中,不少沪上高校师生就在现场,而更多高教人对AI发展更有信心、更有方向也更有行动。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在他们的脚下,一批AI研究机构在路上,一批AI+学科正兴起。

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背景下,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周亚明认为,当前,人工智能引领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迭代周期大幅缩短,迫切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和科研范式变革,把高校人才培养主阵地和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要精准开展“一校一策”综合改革,促进学科专业布局紧跟经济产业发展需求、人才供给匹配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所需,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率先实施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以科学智能(AI4S)推动高校科研范式变革,依托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基础研究新型高地,产教研联手实施有组织、建制化科技攻关,依托14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强化成果转化、中试熟化,培育科技创新“核爆点”,为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有力人才和科技支撑。

上海电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张传林也深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浪潮中,正面对着新能源新负荷带来的“间歇性随机变化、海量且分散、多维度复杂性高、波动难以预测”的世纪性挑战,这不仅是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攻坚的战场,更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彰显担当的大舞台。其课题组通过构建全域感知的数字孪生体、研发自适应进化的智能控制与调度算法、打造人机协同的智能决策体系,有望让电力系统从“被动响应”逐步转向“主动预判”,从“经验驱动”升级为“机理数据双驱动”,从“局部优化”迈向“全局最优”。

当前,上海正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赋能重塑,并承担国家关于AI未来领军人才培养“试验区”改革探索任务,实施人工智能促进科研范式改革赋能学科跃升计划,重点营造师生主动思考并利用人工智能改造重塑现有科研范式的活跃氛围。

原文链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903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