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现代化价值导向与美好生活”全国研讨会在上海电力学院召开


“现代化价值导向与美好生活”全国研讨会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仝薇)11月17日,“现代化价值导向与美好生活”全国研讨会在上海电力学院召开,会议由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思想理论教育》、《行政论坛》、《思想政治课研究》等期刊共同举办。与会学者围绕现代化价值导向、改革开放历史变迁、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美好生活构建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上海电力学院党委书记李明福致欢迎词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殷华作学术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电力学院党委书记李明福、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殷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主编曹泳鑫出席会议并致辞,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焦娅敏主持开幕式。《思想理论教育》编辑部主编曹宁华、《行政论坛》编辑部主编温美荣、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聚芹、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涵锦分别主持主旨报告和主题报告阶段。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主编曹泳鑫致辞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焦娅敏教授主持开幕式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创造人们美好生活

  李明福表示,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现代化的核心目标和中国梦的核心内涵是创造人们美好生活,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继续以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为客观条件,更需要积极向上的主流价值引导。以现代化价值导向与美好生活为主题的探讨,正是基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背景,深入认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引起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思想价值观念演变的新趋势和新问题,探讨实现美好生活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陈殷华认为,人民美好生活是需要深入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它不只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领域。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换的重要判断,如何把这一判断转化为现实工作的战略和指导思想,如何转化为我们工作的思路和举措,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系统研究。价值导向不仅要搞清楚导向是什么,还要搞清楚导向如何融入、贯穿。这个问题要深入研究,而研究的过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突出人民立场人民性,强调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强调现实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曹泳鑫认为,中国所开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具有世界性、历史性意义的,这一模式本身就是一个现代化价值导向。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在物质文明建设上追求共同富裕,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倡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政治文明建设上从初期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党的十八大后提出的“顶层设计”,在执政方式上从群众路线到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这些都是现代化价值导向的体现。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席教授陈锡喜作主旨报告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钟明华教授作主旨报告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准确把握文化自信内涵 引领美好生活需要

  谈及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席教授陈锡喜在主旨报告中提出,首先要厘清文化自信的内涵,才能更准确把握文化自信同文化自觉的关系,以及引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其次,厘清文化自信同三个自信的关系乃至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狭义的文化自信是对三个自信的拓展,四个自信是并列关系。通过文化自信,包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达成的共识可以托管,寻找更多的社会基础。广义的文化自信包含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对三个自信的拓展和提升,而不是对三个自信逻辑框架和传统思维定势的突破和超越。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钟明华教授在主旨报告中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时代命题的基本意蕴和价值进行阐述时认为,首先,立足在人民这个基点上,我们对人民主体地位的确认,意味着我们回归党的初心,重申了党的宗旨。其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意义和内涵主要表现在回归发展的本质,重构了21世纪发展的价值观。发展的根本意义是人的自身价值提升的过程,也是人的解放的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所以发展的核心其实是人的全面发展,因此这个发展构成了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美好生活的出现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关怀。再次,回归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本体,重建生活方式。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同时提出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概念,但在历史唯物主义构建过程当中,我们更关注生产方式本身,而对生产方式本身蕴含的生活方式,在我们原有体系的建构当中其实是被忽略了。因而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本身又回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点,即生活方式的重建。

《思想理论教育》编辑部主编曹宁华主持主旨报告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许苏明教授点评主旨报告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玉华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美好生活的满足程度是对现代化实现程度的评价标准

  “我们今天提倡的美好生活抓住了现代化的主体性,所有的现代化最终的价值应指向人的现代化。”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玉华教授认为,如果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第五个现代化,那么十九大提出的美好生活的创建就是第六个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化,也是回归现代化的主体性。关于美好生活和现代化的内在统一有四个方面的思考:美好生活期待是引领现代化价值导向的基本内容,对美好生活的满足是推动现代化的动力,美好生活的满足程度是对现代化实现程度的评价标准,我们每个人积极参与现代化的进程是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基本路径。

  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家珉教授对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进行价值分析时认为,首先,要把美好生活的需要放在新时代的逻辑和潮流当中进行价值评估。其次,美好生活呈现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表现出来一种趋势,预示对精神生活的权重在放大、在整合,但同时要防止文化决定论。第三,身处新时代,在新的文明形态的呈现面前,我们要培育符合新时代和美好生活的人。

  “弘扬红色文化是增进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渠长根教授提出,文化自信来自于对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认同。文化自信既包括制度理论道路等,也包括对中国共产党所创建的革命文化、先进文化,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绪明教授认为,十九大报告中的美好生活是在新时代新变化大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怎样才可以避免对美好生活的抽象化理解,这就要回到马克思的语言框架下谈。人为什么有不断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什么是美好需要的原动力?马克思认为人的存在方式表现为一种对象性活动,人的生命活动的本质在对象和活动中加以确认,要探寻人的需要的全部奥秘就只能从人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活动的方式中获取。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张雪梅教授表示,从制度文化的角度上思考美好生活,就可以很清晰看到,美好生活的精神实质实际上是强化社会主义的价值牵引。要实现有效的政治引领,可以从两个方面思考,一是用实事求是的阶段性的价值目标引领社会的发展和制度的变革,二是需要实现制度成长与理想共识相匹配来消除理想和体制之间的裂痕。只有实现这样一种体系、制度合理的发展,我们的政治引领才可能真正成为美好生活保驾护航的重要基石。

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家珉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渠长根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以人民为中心 激发人民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

  如果把现代化看成一个整体的历史进程,现代性就是现代化在这个进程当中的表象和生产层面等各个方面的体现,以及支撑这些体现的观念、价值等相关系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凯教授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化是一个历史的总体进程,现代性应该就是这个进程当中体现出来的丰富的含义。在现代化过程当中构建的现代社会,要以人民为中心,要依靠人民,激发人民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

  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玉来教授以中国为什么崛起,中国崛起的意义两条主线诠释中国崛起的价值。他认为,中国崛起的理论和现实的逻辑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遵循。中国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崛起,更应该是理论的崛起、制度的崛起、文化的崛起,中国崛起的背后逻辑是中国精神和中国意义。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文教授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视角,诠释如何用劳动精神引领幸福观教育。马克思主义倡导的劳动精神是积极或者正向的劳动态度,向上的劳动品德;全社会要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强调诚实劳动,同时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关怀。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勇教授从现代化价值导向的视角诠释新时代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中国在当代现代化的价值导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时代中国现代化能够在多大的程度上包容世界的其他文明成果,从而具备为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一个理论上的可能性。中国在现代化进程当中,在道路经验层面所累计起来的现代化价值导向,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所具有的价值导向。

  谈及习近平健康观及其当代价值,上海健康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玉良表示,健康始终是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方面。习近平人民健康观具有丰富的内涵。习近平人民健康观所体现的理论指向实际上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时代化。人民健康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整个国家治理过程当中相当重要的领域。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来说,健康显然是应有之意,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绪明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张雪梅教授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追求有序的生活方式是个体构建美好生活的方式要求

  常熟理工大学马克思学院副教授徐志坚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在对现实生活方式反思的基础上,为健康生活方式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可能路径。追求健康、独立、人性、温情、明理、诚信的有序的生活方式是个体构建美好生活的方式要求。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王惠从靶向与免疫的视角诠释了现代化价值导向机制如何转向与重构。靶向和免疫可以用来描绘现代化价值趋向的两种途径。靶向更多是目标定位,区分关键问题、关键群体,有的放矢,要研制特效药;免疫的机制或者思路是要以汇集普罗大众这一思维方式或者立场方法,帮助我们去实现现代化价值导向这个目的。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志丹教授认为,改革开放40年以来积累的很多问题为形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一个空间。理论创新不能简单以时间的长短来衡量,看真正的问题突出不突出,矛盾凸显不凸显,如果矛盾非常凸显,理论创新就有必要。

  谈及道德体系构建为什么要以底线道德为基础,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徐国民表示,今天市场经济时代构建道德体系,一定是以人的身份认同为核心的道德体系的构建。所谓身份认同为核心的道德底线,恰恰更多强调的是从底线道德价值构建,只有这样的底线道德价值,才能把道德底线构建起来。在人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下,道德构建肯定是以底线道德为基础。

  上海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朱秋认为,能够满足现阶段人们物质精神需要的生活就是美好的生活。实际上,生活关键是个人的感受,主要看是不是满足了需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存在矛盾。在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这一背景下,美好生活的实现,一是要促进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以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二是要引导社会政策制度导向的转变,以提高人民生活满意度。三是要指引人类消费观念的转变。

《行政论坛》编辑部主编温美荣主持主题报告第一阶段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智能化是现代化支撑发展到最新阶段和趋势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我们要在实现人类历史现代化的进程中定位中国梦。”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宋剑表示,现代化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工业化阶段,二是信息化阶段,三是智能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近代以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要放在这三个历史进程中才有依据,智能化是现代化支撑发展的最新阶段和趋势。

  上海政法学院副教授徐俊峰从共享发展的视角来诠释美好生活时认为,马克思把共享发展作为实现美好生活的入口。马克思尽管没有提出共享这一概念,但是马克思的共享发展思想渗透在他一生的理论著作当中。马克思认为共享发展的内容不仅仅是经济成果,不仅仅是经济的内容,同时包括政治、文化、生活、生态等等。他提出共享发展必然以共享劳动为基础,同时应共享成果。

  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易小兵从德性、自由、和谐三个维度解读新时代美好生活,他认为,德性是美好生活的内核,自由是美好生活的基质,和谐是美好生活的目标。

  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戚卫红表示,传统家训文化是家长对家庭成员的训斥和教诲,以确定家庭成员的生活准则、生活作风,并通过口述、族谱等纸张记录形式记录下来,成为一个家族的共同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是家长把自己的价值理念转化为家庭理念的过程。中国的家训文化是蕴含工具理性的,所以在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当中寻求当前构建现代价值理性是可行的。其次,传统家训文化对现代价值理性构建的启示。一是把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进行辩证的统一,如果两者发生断裂,将会导致人民生存的困境。二是社会主导价值要具有凝聚性,就要满足人民的利益,它要具有权威性必须经得起推敲,具有合理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三是构建现代价值理性要弘扬人的主体性原则,这种原则我们可以从传统家训方法当中寻求。

参加“现代化价值导向与美好生活”全国研讨会专家学者合影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