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现代化价值导向与美好生活”全国学术研讨会

11月16日至17日,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思想理论教育》《行政论坛》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现代化价值导向与美好生活”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我校党委书记李明福、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陈殷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杂志主编曹泳鑫分别致辞,《思想理论教育》主编曹宁华、《行政论坛》主编温美荣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焦娅敏分别主持研讨会的主旨发言和主题发言环节。我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仙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及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大学的部分研究生百余人共同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李明福在致辞中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对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上海电力学院发展,关心我校马院建设表示感谢。李明福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程,近年来学校在博士学位授予权、申报更名大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学校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举措及成效,以及本次研讨会的主旨和目标。

陈殷华代表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指出,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举办这次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进博会这一改革开放再出发宣誓性的重大工作之后举行这样的研讨会,赋予了本次研讨会更多的意义,更多的使命,他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转化的情况下,人民美好生活是需要深入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要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更好推进我们对于美好生活这个新时代理论的基础性问题研究。

曹泳鑫对于本次大会的研究主题予以肯定,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是中国的发展目标,又是一条独特的现代化道路,其本身就有一个价值导向,中国开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具有世界性和历史性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研究人民美好生活价值导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锡喜做了《文化自信的内涵及其在“四个自信”中的地位》的主旨报告,强调厘清文化自信的内涵,才能更准确把握文化自信同文化自觉的关系,以及引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通过文化自信,包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达成的共识寻找更多的社会基础。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钟明华教授在《美好生活的时代意蕴和价值》的主旨报告中围绕三个回归和三个重塑阐述了人们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时代命题的基本意蕴和价值。他认为人们美好生活需要有三个需要探讨的理论原点,第一个是人民,第二个是美好生活,第三个是需要,并从这三个方面阐述了人们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时代命题的基本意蕴和价值。东南大学教授许苏明对主旨发言进行了精彩点评。

此外,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杜玉华教授、上海电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家珉教授、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渠长根教授、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绪明教授、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张雪梅教授、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凯教授、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董玉来教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文教授、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勇教授、上海健康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孙玉良教授、常熟理工大学马克思学院徐志坚副教授、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惠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志丹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徐国民教授、上海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朱秋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剑副教授、上海政法学院徐俊峰教授以及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易小兵副教授和戚卫红副教授等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对人民美好生活价值导向这一主题展开了见仁见智的探讨,进一步丰富了大会主题的探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兼职副院长速继明主持了自由发言阶段,曹泳鑫和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焦娅敏做了会议总结发言。

本次研讨会是我校首次举办的全国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研讨会。会议组织周到、参会学者来自全国各地、会议气氛轻松热烈、讨论主题聚焦,研讨内容广泛而深入,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本次会议也让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获得了与全国学术同仁面对面交流切磋的宝贵机会,有助于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马克思主义学院 焦连志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