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校园 新学年 新起点 新希望:专访奋战在建设搬迁第一线的负责人

9月30日出版的《上海电力学院报》第三版对四位奋战在建设搬迁第一线的负责人进行了专访,文章如下:


以人为本  优化学校内涵发展(访副校长封金章

临港校区建设情况:进入收尾边使用边整改

本学期,校园调试阶段,后勤和基建收尾工作,包括电梯、建筑质量、空气质量和消防在内的验收工作已结束,接下来要对投入使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排摸解决,本学期,还有两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项目结算和审计,城建档案和建筑备案可能还需要大半年的时间。

目前,校园建筑任务基本完成,考虑到绿色植被成活率,2期绿化将在10月底和明年春天展开。教学科研的装备逐步安装调试,逐步推进部分办公楼宇安装空调。

临港校区建设理念:以人为本——设计人性化、硬件标准化、管理信息化

临港校区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始终将师生学习工作生活便捷放在首位考量。以学生宿舍为例,既要满足学生生活需求、又能提升学生生活品质。具体表现在:

设计人性化:家具专门设计、专门定制,确保环保最高标准;增加储物空间及上下床铺便利台阶;加高床铺护栏;增加阳台洗漱龙头和台盆;在盥洗室增加热水龙头。

硬件标准化:在房屋功能、访客接待、宿管值班室、社区党建室、社区活动室、辅导员工作室、公共浴室、洗衣房、开水房、直饮水机配备等硬件方面统一标准。

管理信息化:通过学生社区围合式管理门禁第一道门、“6T”标准管理人防第二道门、学生寝室电子门锁第三道门打造信息化管理。直饮水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取水,寝室空调安装有远程控制芯片,付款租赁后即可使用,引入的联通上网比市场价格更优惠,这都是引入社会第三方服务的成果。

临港校区的重大意义:表征学校发展的助“胎”强“骨”

临港校区的投入使用使学校的硬件设施这个“胎”迈入办学新时代。校区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是“时代学府”:按照大学规制、突出电力特色、融合现代气息、符合绿色环保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建筑实施,使其成为适应新形势下电力高校发展的新校区。

校区的建筑特色注重“传承”:首先是对学校历史文化的传承。通过文化小品设计和文化走廊打造,对学校67年历史发展文化脉络作直观化和艺术化的梳理。其次是在建筑设计上传承杨浦长阳校区深灰色基调,与电力学科气场相接、偏重现代时尚元素,彰显工业现代样式。再次是校区多处有“电”的符号。学生寝室外立面的“电路”、大型节能减排微电网实验室、校园能源监控系统和管理中心,既环保节能、又为学科研究和学生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基地。

校区的选址有着深远意义:地处东海之滨、滴水湖之畔,风景宜人的现代化小镇,融入上海市城市发展规划“一港(洋山港)一城(临港新城)一桥(东海大桥)”新任务中,并将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与我校学科发展有机契合,为学科培养和发展打开了新天地。另外,绿色建筑构建“海绵城市”,保留尽可能多的天然土地充分吸收雨水、采用彩色路面增加渗水效果又很美观、图文中心半圆形墙的设计、广场亲水平台等等都是引人侧目的亮点。

校区的布局更科学合理:“中环式”的道路设计体现以人为本,通达性有助于师生学习教学科研的便捷最大化;在北边和西南方预留了发展用地,对新校区一、二、三期作眼前建设与未来发展的有机通盘考量;校区周边与城市路网有效对接。

临港校区的投入使用,也表征着学校的发展任务从硬件建设与内涵发展“双重”并举,逐步转换为更聚焦内涵发展这个“骨”,与此同时,我们也希望搬迁工作助力二级学院更新学科布局,促进办学层次上新台阶。

  

  

相伴相长六载  光阴从未虚掷(访基建处处长黄国胜

记者:请简要回顾下新校区建设的历程。

黄国胜:临港新校区早在20128月意向建设,同年12月,上海市委市政府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开会决策在临港建设上电新校区,2013年和2014年进行选址和控规调整工作,新校区2014年底立项,2015年开展了可行性研究和扩大初步设计审批,20151230日一期开工,201612月二期开工,经过2年零8个月近1000个日夜的奋战,截至目前,除学生活动中心因外立面铺设复杂还未完工之外,其他建筑单体已经施工完毕。留余少量室外绿化工作因季节问题要等到植树季节集中完成。

记者:从意向建设到一二期竣工使用,整整六年光阴,想必您有很多感触。

黄国胜:最大的感触就是这六年我们上电人靠着团队协作,在这片土地上从无到有,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就想打游戏过关一样,终于打通关了。我们在规划设计实施过程中,需要与市级职能部门和临港地区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几十次,最终在市领导的多次协调下,将住宅用地改为教育用地;将基地内原有林地平衡。因基地原有水系复杂,集合冬涟河十字景观规划,分步做好水系平衡;建设之初周边没有市政道路,还要根据项目进展做好道路配套工作,并对水电煤公共事业配套做好统筹,这样才能确保新校区的正常运转。

记者:新校区从无到有融入您太多的情感,请简要谈谈您认为的亮点特色。

黄国胜:在我看来印象深刻的有这么几点。一是现代与典雅相融合的建筑风格:整体基调偏浅灰既体现了现代电力工业的大气又彰显了理工科的理性稳重;二是人性化的整体规划:教学区与生活区、运动场地和生活区、二级学院与核心区距离不远,交通通达;三是绿色共享的规划理念:“一河两岸”的景观规划,微电网的布局设计,建筑设计达绿色二星标准,打造“海绵城市”,铺设透水混凝土砖、建设雨水花园,蓄水模块容量可达150立方米,减轻了管网压力;四是“六桥八园”:双层彩虹桥、拱形桥和马蹄形桥,三座人行桥成为冬涟河上三个亮点,与三座朴实厚重的车行桥间隔相辅,而毗邻河道的八个园子将成为各具特色的景观园林,想必会成为师生休整调适的佳处。

  

  

协调协商  让新校区的“亮”点更燃(访临港办主任 王飞

记者:新校区已正式启用,临港办作为牵头协调部门付出了很多辛劳,请您介绍下咱们这个团队吧。

王飞:其实仅就临港办部门来说共有3个人,现场工地施工人员最多超过1000人。我们是在新校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工程建设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工作的,我们定期召集财务、设备、后勤、审计和保卫等部处举行指挥部会议,从2014530日召开第一次指挥部会议,截至目前,已召开了195次会议,在会上各方协调沟通、群策群力、排疑解难,确保了校区建设顺利进行。

记者:能简要谈谈新校区与老校区的区别吗?

王飞:除了外在环境布局和建筑风格的不同,我觉得新校区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彻底解决了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土地问题。从“平凉”到“国顺”到“学海”再到“长阳”,土地面积问题一直是制约学校长远发展的瓶颈,此次临港新校区960亩地的规划面积为学校长远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此次搬迁新校区也对学院学科规划布局、功能调整和资源优化起到积极作用。

记者:请简要介绍下临港校区建设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王飞:临港校区规划58万平米建筑面积,目前建成27万多平米建筑面积,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是持续推进新校区三期及远期建设,将包括学生公寓、教学楼和部分二级学院办公楼的建设,毕竟按照目前发展速度,三年后学生的床位数将达到饱和。

记者:我们知道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已在今年工博会亮相,倍受关注和好评,您作为校方对接负责人,简要介绍下这个项目吧。

王飞:临港新校区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是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批准的全国首批、上海首个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也是全国高校唯一的校园示范项目。项目主要实施内容包括智能微网、智能热网和智慧能源管控系统。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拥有新能源微电网的智慧校园,通过新能源自主供电和能效管理,可比一般校园能耗低1/4,所有屋顶都装有光伏系统、每6度电就有1度电来自新能源、就连车棚的顶都是光伏的、可直接以直流电方式为棚内的电动车充电,路灯除了照明功能,还集成了通讯、监控、充电桩、安防等数种功能,真正打造“智能、低碳、节能、环保”的绿色校园。

  

  

保障服务  做好吃住行的大管家(访后勤处处长 施启胜

记者:请简要介绍下学生生活园区的容量情况。

施启胜:临港校区一、二期共建设9幢学生公寓,约2500间、10200套床铺,可以容纳大约10500人入住。

记者:请介绍下新校区物业管理情况。

施启胜:临港校区有生乐物业和东大物业两个公司,生乐物业主要负责校区保卫、保洁、会务服务和设施修缮;东大物业主要负责学生生活园区的安全与保洁,对接园区服务中心。

记者:目前后勤工作开展过程中还有哪些难点。

施启胜:主要是配套不齐和容量不够,特别是新家具配套到位受经费影响,但是要做好“最后一公里”任务,确保老师在开学前都有办公桌使用。

记者:请简要谈谈新校区新面貌,后勤的新服务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施启胜:师生一提到后勤服务就会想到与大家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吃住行,我们的新服务也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在吃的方面,餐饮管理中心和配货中心协作,控制整体质量和利润,食堂分不同档次价位的餐饮,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在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上,聘请原锦江集团大厨开发菜品,制订150份菜单,众多花样供师生选用。在住的方面,引入宿舍物业管理,在环保和实用方面为学生做好细节服务,如宿舍床铺提前订制,保证充分散味;宿舍外立面涂有保温层,既冬暖夏凉又节能环保;设立“爱心小屋”,在公共洗衣房可以用微信和支付宝支付,所有寝室空调已全部装好。在行的方面,有12号专线车已经开通;学校小型校车大部分也放在临港备用,同时也与充电桩安装公司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事宜,为师生出行方便做好服务。


                                         宣传部 赵铮 王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