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以来,校团委与各相关职能部处、二级学院精心组织上电青年上好社会实践大思政课。来自电气工程学院的10支校级立项团队走进基层、走向社会、走入乡村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躬行实践中凝聚奋斗合力,在脚踏实地中体察国情民生,让青春在社会的火热实践中绽放光彩。
电气工程学院“伏泽雪菜,电耀老港”实践队在浦东新区老港镇开展实践活动。团队结合专业,通过企业访谈、居民问卷调研当地用电情况;利用预测算法测算光伏发电量,助力企业降耗;结合环境因素研发智能灌溉系统,推动低碳农业。同时,以主题团课和产业故事分享会等形式讲述当地产业转型历程,深化实践育人与专业服务融合,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电气工程学院“电亮沙海,绿富同兴”实践队聚焦民勤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的严峻地理环境,走访浙能武威能源有限公司、国网民勤供电公司、民勤红沙国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国家电投红沙岗公司、远景能源公司等单位,解读双碳使命、探析强县行动、激发青年活力,开展新能源产业调研。
电气工程学院“石榴花开,沪喀同行”暑期社会实践队,携手喀什大学物电学院走进国网喀什供电公司了解喀什能源电力发展现状;在帕米尔高原寻访电力基层工作人员,厚植学生能源情怀与爱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励更多青年人才投身新疆基层事业,助力民族团结进步和新疆社会稳定发展。
电气工程学院“沪城新视”实践队赴沪浙两地,开展绿色能源专项调研。团队实地考察太阳能电站、风力电场等新能源项目,通过问卷调研、深度访谈等形式,系统收集企业、社区及专家对绿色发电的认知评价,为上海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数据支撑与解决方案,实践成果将助力城市能源结构优化,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电气工程学院“飞越山海,智巡万网”实践队聚焦无人机在电力巡检中的智能化应用,走访国网重庆市北供电公司、区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及上海电科院高压检测实验室,围绕“集成化算法、轻量化云台、多光融合检测”三大核心技术,开展实地调研与系统验证。团队结合实际场景测试与一线反馈,探索智能无人机在城市与山地电网中的落地路径,助力电网智能运维升级。
电气工程学院“智轨通途—轨道交通”实践队立足上海轨道交通发展需求,聚焦弱电系统故障监测与运维难点,赴上海申通地铁第一运营公司、宁波市域轨道交通建设集团等地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考察设备运行状态、排查安全隐患,结合问卷调研与运维人员访谈,收集故障数据与乘客诉求。依托电气工程专业优势,提出多接口智能终端、构建拓扑性可靠通讯网络模式,实现故障预警与精确定位,助力提升轨道交通可靠性,服务智慧交通建设。
电气工程学院“沪通融新”实践队以“稳中求绿”为使命,聚焦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与“双碳”目标实现。团队先后深入南通、上海能源产业一线,实地调研光伏并网、风电开发、垃圾发电等多能互补模式以及虚拟电厂调度技术。团队始终践行"知行合一,电亮未来"的理念,为能源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智慧与力量。
电气工程学院“智眸电巡 慧检先锋”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电力智能巡检社会调研与技术推广实践。团队成员走访1000kV练塘变电站、500kV静安地下变电站、上海金山供电公司、上海超高压输电运检中心等地,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模拟实操及专家访谈等多重方式,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智能运维模型,并形成可落地的调研报告与推广方案,致力于为城市电网智能化转型提供青年实践样本。
电气工程学院“精神谱系创新传播”实践队旨在通过从“初心之地”到“转折之城”,溯源革命文化,解码红色基因。重走长征路,足迹踏遍上海、贵州,通过实地走访红色研学基地,与红色精神传承人对话,发放调研问卷等方式深刻感悟经久不衰的红色精神,以青年大学生的初心热情探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创新性传播途径。
电气工程学院“知新强网”实践队聚焦能源转型与风光新能源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深入江苏南通、浙江舟山等风光新能源高渗透区进行实地调研,探寻电网“高比例新能源接入+高可靠性供电”难题的解决路径,致力于破解电网“绿电密码”,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青春智慧。
校团委 电气工程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