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宣言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系统、深入学习,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解放日报社联合推出特刊《党的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邀请国内21位权威专家,以“1+20”的形式,全面阐释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性意义,聚焦“两个确立”“里程碑意义”“中国式现代化”等20个关键词,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深入解读。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这次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鼓舞和动员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发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最新成果,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党的使命任务和大政方针,全面部署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报告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前瞻性、战略性、指导性,是凝聚全党智慧、顺应人民期待、综观世界大势、把握历史主动的好报告,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政治宣言。

主题鲜明 举旗定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个主题,思想深邃,意义明确,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进军号,明确宣示了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

奋进新征程,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旗帜、是道路、是方向,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要高举旗帜,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奋进新征程,我们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我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我们要坚定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走下去,行稳致远。

奋进新征程,我们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是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根和魂,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我们要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弘扬。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有这样一股精气神。

奋进新征程,我们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我们去奋斗、去拼搏,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我们要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非凡成就 伟大变革

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五年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十年发生的伟大变革,回顾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特别是新时代十年来的突出成就和新鲜经验,增强了我们的历史自信,为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了精神动力。

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以奋发有为的精神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报告从十六个方面总结了十年来的伟大变革。十年来,我们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经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确立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些伟大变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在这十年里,党的建设更加坚强有力,人民群众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创新理论 掌舵领航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新时代之所以能够发生这些伟大变革,是因为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的问题,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了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全面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那就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中概括的“十个明确”,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第三个历史决议第四部分总结的新时代“十三个方面成就”。“十个明确”是基本理论,“十四个坚持”是基本方略,“十三个方面成就”不仅全面总结了新时代十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而且还论述了指导伟大实践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把握科学的方法论,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

十年来的伟大变革,是因为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给我们掌舵领航,是因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使命任务 大政方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宣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今后五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大政方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新中国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长期探索和创新突破的结果,也是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完成党的中心任务的根本途径,我们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再一次系统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基本特征,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本质要求,以及未来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原则。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其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最后,在前进道路上,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几条重大原则。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九点本质要求和五条重大原则,使我们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旨归意义、目标任务、实现途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分两步走的总的战略安排,那就是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此作了强调,并具体部署了作为关键时期的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基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十二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大政方针。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对这些大政方针进行论述时,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又作出了许多重要论断,例如,“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等。这些重要论述和论断,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的宣言书和动员令,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纲领。

伟大工程 必由之路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目标任务是,“我们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使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完成好这一目标任务,我们就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新时代十年伟大实践的新鲜经验,作出了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五个“必由之路”是对新时代十年伟大实践的认识升华、理论总结,也是奋进新征程、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根本要求和理论指引。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气势磅礴,求真务实,守正创新,思想深邃,催人奋进,彰显了大党执政的定力魄力和大国复兴的志气底气,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宝典。我们坚信,只要全党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奋进新征程,就一定能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原载于2022年10月31日“上观新闻”,作者为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②|“两个确立”:理论、历史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党的百年奋斗历史逻辑同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是我们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作出的重要历史贡献。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原则、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从新时代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深刻领会和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一、“两个确立”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原则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这个先进政党,在实践方面,“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够领导人民实现自己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

一方面,只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和维护党的领袖的权威,党才能成为“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根据现代社会生产组织规律的考察,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恩格斯强调:“为了进行斗争,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切力量捏在一起,并使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个攻击点上。如果有人对我说,权威和集中是两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加以诅咒的东西,那么我就认为,说这种话的人,要么不知道什么叫革命,要么只不过是口头革命派。”列宁在领导创建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过程中,进一步论证集中和权威对于革命政党的重要性。他强调:“在历史上,任何一个阶级,如果不推举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另一方面,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党才能始终“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作为党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决定条件。恩格斯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列宁也深刻阐述了科学理论对于无产阶级先进政党和它所领导的革命运动的重要意义,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列宁还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不是自发产生的,而只能是从像马克思、恩格斯这样学识丰富的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产生出来的。既然自发的工人运动不能产生科学社会主义,那么就需要从外面把这种科学思想意识灌输进去,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提高他们的阶级意识、思想觉悟,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始终同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坚决彻底的斗争,从而为党的团结统一奠定强大思想基础。同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不能把它当作一成不变的教义和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而应该将其作为行动的指南、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可供使用的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可以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

确立和维护党的领袖的权威和科学理论的指导地位,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原则,而且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经验。正是因为有了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领袖,有了他们创立的科学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有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兴起和各国工人运动发展;正是因为有了列宁这样的权威,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列宁主义,才有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民历史新纪元。我们党鲜明提出“两个确立”,就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原则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大历史经验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运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真理和崇高事业的坚守和追求。

二、“两个确立”凝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党的一大纲领把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将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写进第一个党纲。党的一大选举产生中央局作为党的中央领导机关,领导全党的活动和工作。党的二大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二大通过的第一部党章明确规定:“全国代表大会为本党最高机关,在全国大会闭会期间,中央执行委员会为最高机关。”“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议决,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就确立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重要原则。但是在党的早期,由于我们党还不成熟,加之共产国际的影响,一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前,都没有能够确立党中央和全党的领导核心,因而也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稳定和有能力的党中央;同时,尽管我们党从一开始就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但也存在着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神圣化的倾向,这就决定了当时条件下难以形成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系统化的思想理论。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在早期屡遭挫折甚至面临失败危险的最重要原因。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开启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但是,遵义会议后,全党真正深刻认识到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意义并成为自觉行动还经历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党的领导核心的极端重要性。尤其是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同志充分利用相对稳定的局势和环境,全面总结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系统思考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创造性地写出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创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经过延安整风,党的七大郑重地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完全确立和巩固下来。正是因为有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指引,我们党才形成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空前的团结统一,才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重要的是全党服从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邓小平多次强调确立领导核心的重大意义:“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最关紧要的是有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这样保持五十年,六十年,社会主义中国将是不可战胜的。”改革开放之初及之后的相当长一个时期,由于有了邓小平同志作为党的领导核心,有了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我们党才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并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的严峻考验面前,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并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经验证明,确立并维护党的领袖权威,确立并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伟大成就的根本政治保证。“两个确立”凝结了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从百年奋斗历程中得出的必然结论。

三、“两个确立”是新时代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国内外复杂严峻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新时代十年的一系列原创性思想、关键性抉择、战略性举措,一系列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的结果,充分彰显出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政治胆魄、高超的政治智慧、卓越的领导才能、坚强的意志品质,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核心的定海神针作用。比如,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果断发出脱贫攻坚战总攻令,既挂帅又出征,推动五级书记抓脱贫,全党动员促攻坚,打赢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奇迹。比如,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领导全国人民同心协力、众志成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积极成果。比如,面对国际局势急剧变化等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果断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带领我们进行坚决斗争,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牢牢掌握了我国发展和安全主动权。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我们党才带领人民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既是在新时代伟大斗争中形成的,也是在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确立的。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理论创造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事关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提出一系列原创性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这一重要思想,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作出了许多重大创新,而且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构建起系统科学的全新理论体系。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因为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才能破浪前行,不断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

新时代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体现了全党共同意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是时代、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可靠的保证。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胜利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离不开成熟稳健、有崇高威望的领导核心掌舵领航,离不开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科学指引。只要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凝聚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一定能够带领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原载于2022年10月31日“上观新闻”,作者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③|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具有里程碑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伟大变革的十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回顾了十年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和十六个方面的伟大成就,明确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深刻总结和科学定位,对我们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96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着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针对党内存在的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等问题,特别是对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不力,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甚至口是心非、擅自行事的问题,提出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强调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最高政治原则,全党必须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十年来,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障,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党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显著增强,确保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确立”,这是新时代十年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最重大的政治判断、最重大的政治成果。

打铁必须自身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保持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上率下、以身作则,抓住“关键少数”,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改变和扭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从而确保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始终成为走在时代的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上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和发展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探索的经验,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得到充分彰显。新理念推动新发展,新发展构建新格局,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从11.3%上升到18.5%,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谷物总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加快推进,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十年前的第34位提升到第12位,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我国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发展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本质得到进一步彰显,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00元增加到35100元。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4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三、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

改革开放是党的一次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改革实现了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日益显现,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着“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打响改革攻坚战。

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石头过河相结合,加强改革顶层设计。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再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共推出2000多项改革方案,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稳步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让各类市场主体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完成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基础制度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和国家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实现系统性、整体性重塑,各领域基础性制度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党和国家事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开放带来进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面对世界上出现的逆全球化动向,我国高举经济全球化大旗,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出台实施外商投资法、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全面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加快构建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网络,加快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由点到面、形成网络,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进,创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老铁路建成通车,雅万高铁等一大批项目扎实推进。中欧班列开行近6万列,疫情发生后成为国际抗疫合作“生命通道”,赢得相关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已成为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前三大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位居全球第一,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辟新境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于中国大地,是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新的实际出发,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关系二十一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也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宝贵的思想财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们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这两大奇迹,使中华民族赶上了世界发展的潮流,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进入新时代,我们经过接续奋斗,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不同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以及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实践迷信和理论范式,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

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这三件大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其中一件大事,就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2015年,党中央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的总体要求,实行“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攻令。经过接续奋斗,绝对贫困得以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力量,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这件大事,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极大增强了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历程极不寻常,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成就极不平凡,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原载于2022年11月1日“上观新闻”,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上海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报告对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出新的阐释,在“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的观点,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性、理论性、政治性和科学性的紧密结合。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自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并对这一科学理论的内涵作出深入的探索。事实上,早在党成立之前,毛泽东就曾提出“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立足中国“这地盘内的情形”的“研究”,成为中国共产党理论自觉的基本立场。1923年,党成立后不久,瞿秋白就以其在俄国亲历的对新经济政策的观察,结合党面对的中国革命的实际,深有感触地提出“各国各有其特殊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的观点,认为各国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社会主义只能建筑在现存的实有的基础上”,形成“种种‘社会主义生产’之不同形式”。

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就是这种以中国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即如毛泽东提出的“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的创造”的马克思主义。正是毛泽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石,坚定地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我们党才牢牢地把握住了中国革命的历史主动,铸就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

1938年,毛泽东就揭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的深刻道理。1943年,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形式”问题作出阐释,提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人“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同中国实践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的思想,突出地提升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要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主动性,也初步地体现出在把握时代变化中推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主动和理论自觉。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邓小平理论写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的“序言”,确定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续写了世纪之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的精彩篇章。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之际江泽民提出的“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的观点,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胡锦涛提出的“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的观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对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自觉的集中体现。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新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鲜亮底色,使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这里所说的“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和现实进路两个方面得出的概念,是对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时代主题崭新的理论概括。

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自觉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青年马克思追求的就是哲学能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希冀的就是科学理论“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接触并相互作用”,能够“变成文化的活的灵魂”。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必然赓续,也是中国共产党秉持的历史主动和理论自觉的必然取向。2018年4月,正值《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在阐释《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温《共产党宣言》,就是要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谱写这一“新篇章”,就要密切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征,提高全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彰显马克思主义时代性的理论特征,深刻弘扬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一直关注和研究所处时代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不断地吸收同时代的社会科学和其他各科学领域存有的一切有价值的成果;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那种需要人们向它膜拜的“终极真理”,它总是从发展着的社会实践和时代课题中阐发新的理论。百年奋进、砥砺前行,在回顾党的百年思想历程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成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发展的新的形态。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指出的,十年来,“我们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文化自信问题时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相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和方法,作出了多方面的探索。2016年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过程,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化自信思想源泉的必然路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与思想文化的“转化”和“发展”深刻地联系在一起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激活中华优秀文化的生命活力、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魅力的基本遵循,也是在思想文化中融入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真谛所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够增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奋进中积淀起来的文化精粹,蕴含着中华民族世代奋进所聚合的文化力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思想内涵和理论形态相结合,必将增强科学理论的生命力、感召力和亲和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发展脉络,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气质、文化品格和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某种角度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个人层面的要求,齐家是社会层面的要求,治国平天下是国家层面的要求。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通过激发“修身”“齐家”“平天下”古训的时代意蕴,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从而“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

四、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到《共产党宣言》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时曾指出:“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中国共产党勇于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这些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这一新的飞跃,是以新的历史方位的变化为根本依据的。党的十九大把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概括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新时代这些特征,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的现实依据。

这一新的飞跃,是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回答新的时代课题而凝聚的科学理论为根本内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对的时代课题发生了重要变化,演进为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在对这些重大时代课题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这一新的飞跃,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的理论概括上。这些理论概括包含着对三大时代课题的深刻回答。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中,凸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思想,进一步明确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对于凝聚人心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进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大时代课题的阐释中,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更加鲜亮的中国特色,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作出深入阐释。在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的回答中,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并提出了“六个坚持”,即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必将在中华大地上展现出新的蓬勃生机。

(原载于2022年11月1日“上观新闻”,作者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锻造坚强领导核心

针对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党”实际上指出了党的领导之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地位,这种地位是最高的、统领性的;“关键在党”也指明了党的领导之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要现实意义,即党的领导是驱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它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科学的行动纲领、不竭的价值动力和强大的组织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我们的全部事业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都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列举新时代十年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时,将“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放在第二条。可见,“党的领导”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整个思想体系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起到政治统领作用。

一、党的领导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内在需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这就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最大特色。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这里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可以说是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应有之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为了拯救民族危亡,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奋起抗争,进行了包括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在内的革命和改革运动,但最终都归于失败。十月革命后,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和接受了马列主义,特别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中国摆脱内忧外患的政治困境和社会整合危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毛泽东曾对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任务有过精辟论述:“因为半殖民地的中国的社会各阶层和各种政治集团中,只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才最没有狭隘性和自私自利性,最有远大的政治眼光和最有组织性,而且也最能虚心地接受世界上先进的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经验而用之于自己的事业。”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党和人民百年奋斗,我们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也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第一条,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二、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国家在现代化征程中不可或缺的政治力量、领导核心,关键在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很好地回答中国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和世界之问,党的领导能契合革命、建设和改革不同历史时期最广大人民的内在需求。毛泽东在1949年的一次谈话中说道:“二十二年前我们什么也没有,二十八年前甚至连共产党也没有。为什么过去没有的东西今天会有呢?就是因为人民需要。”而党的领导之所以能契合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关键在于党有科学的理论指引、强大的组织保障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以及坚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些构成了党的领导所具有的显著优势的支撑性条件。

科学的理论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百余年的风雨历程中屹立不倒,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成为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中华民族的“掌舵人”,归根到底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之所以是科学的理论,就在于它们是彻底的、能改变现实社会的思想武器。这些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一旦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会产生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强大的物质能量。百余年来,中国人民在这些科学理论指引下,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强大的组织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党都不具有的强大优势”。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推动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发展,之所以能领导国家现代化建设,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拥有延伸并扎根到中国基层的社会组织网络。这些组织网络是政党嵌入中国社会的组织依托和影响力发挥的基础性平台,是党具有无比强大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的重要保障。

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至上是党的理论创新、政策安排的基本出发点。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打土豪、分田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运动,还是成功开创、捍卫并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不断维护和增进人民的利益。在现代化的征程上,从建设“小康之家”“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终于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贫困问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这些是党不断维护、增进民众福祉,践行人民至上理念的生动例证。

坚守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百余年来,党的领导之所以能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巨大的成就,归根结底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张能契合中国社会实际和民众的具体需求,尊重社会的运行规律。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进行深入的社会调研。精准扶贫战略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2021年,他在中央党校对中青年干部也提到了调查研究之于坚持实事求是的重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

三、新时代党的领导的显著特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十年所取得的成就、所发生的伟大变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些伟大成就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的增长,国家制度层面的定型、完善,而且还包括中国人民主动精神状态的形成,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增强以及公平正义的实在感受。所有这些成就与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提升密切相连,也与“党的全面领导”的提出及其践行密切相关。“党的全面领导”的提出,契合了新时代对党和国家事业的战略部署要求,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在新时代的与时俱进。

首先,“全面领导”源自对党的领导内涵的精确把握。领导,单纯从词义上看,就是“带领、引导”的意思。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规模的群体或集体活动,只有形成集体或群体的合力,才能成为影响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集体行动何以形成?这就离不开群众中的少数先进分子的“带领”“引导”,特别是“带领”,意味着其本身也是集体行动的一分子。而之所以能“引导”,就是因为其行动能得到一定群体或共同体的认同与支持,反映了社会的最大公约数和社会最广大民众的要求。如果某个政党反映的是一党一派之私利,就不可能提炼出反映社会公共利益的纲领、路线或方针、政策,因而是不可能担当“领导”重任的。中国共产党是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作为目标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因此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其次,“全面领导”是党的领导力在实际工作领域中相互贯通的必然要求。2015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在当今中国,没有大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么力量。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为最高政治力量,要体现出党领导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那就必然要求党的领导要向实里走,要向基层落,要有可操作的制度性安排和政策举措。因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全党同志一定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拿出恒心和韧劲,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管出习惯、抓出成效。”这里提到的“常”“长”“严”“实”“深”“细”6个字,实际上就是对党的全面领导在实践中落地、落细、落实的明确要求。

最后,“全面领导”是对党建薄弱环节的有效应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面临不少“大党独有难题”,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时,在现实中也存在对坚持党的领导认识模糊、行动乏力,管党治党宽松软,落实党的领导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等问题。进入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着国内外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面临着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需要进行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而要想在伟大斗争中取胜,党的全面领导是最重要的政治保障和最有力的组织支撑。

四、党的全面领导的具体落实

在十九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要在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和体现。”在新时代,为了保证党的全面领导在实践中贯彻落实和党的领导力的提升,党通过一系列政治举措、制度安排和机构改革等有效行动来确保党的全面领导在治国理政全领域体现、全过程贯通。“全领域体现”是指党的领导不仅包括国家政权领域,而且还包括更广泛的经济与社会领域。“全过程贯通”是指将党的影响力作用于领导决策、执行、监督等全部活动中。当然,这个全领域、全过程的领导并不是要取代其他组织主体的作用,而是在遵循各自法定职能边界基础上的相互赋能。通过这些努力,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严密的组织保障和有效的制度支撑,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坚实的政治基础。落实党的全面领导,首先是要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为党的全面领导的实现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如果中国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在当前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严密的组织保障。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调“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因为只有党的各级组织都健全、都过硬,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党的领导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这里的组织保障既包括大抓基层党建中的组织覆盖和功能覆盖,通过有效的举措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提高党建工作的有效性;也包括通过党政机构改革的同步推进,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机构改革的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既是改革的目标导向,也是改革过程中的基本遵循。由此,从机构职能上把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落实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塑造强大的政党能力,进而为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奠定必要的组织基础。

有效的制度支撑。首先在国家层面、党的根本大法层面,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载入宪法、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大把“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写入党章;党的二十大把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内容写入党章,把坚持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作为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之一写入党章。其次,在制度层面,把党的领导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建立健全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各方面重要制度、具体制度。最后,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的实施层面,即在机制上,通过强化统一归口协调管理职能,通过建立议事协调机构,加强党对相关领域重大工作的统筹;通过请示报告、政治监督、政治巡视等制度,有力维护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如出台了《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所有这些制度化举措,为党的全面领导的具体推行和落实,提供了有效的制度支撑。

(原载于2022年11月2日“上观新闻”,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育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创造及其重大贡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将我们党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规律性认识提升至新的理论高度,不仅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正确道路,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也为世界的现代化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新时代标定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新高度

“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概念,脱胎于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强调中国在实现工业化时要“学那些和我国情况相适应的东西”,即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推进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继续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接续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而深刻地回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战略问题,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思想新战略,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发展和创新。

第一,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属性。“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人类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包括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现代科学技术、重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视发展现代政治文明和法治文明等。但同时,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成功开创的人类现代化新道路,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体现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和政治属性,也是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模式的最本质区别。

第二,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追求,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以来,一代代仁人志士致力于探索实现民族复兴的现代化道路,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在一百多年来的实践中成功探索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史和实践都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唯一正确的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新跨越,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继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关键在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第三,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基本特征”。其一,从人口规模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现有14亿多人口,如果如期整体性迈入现代化,这在人类历史上将是规模空前的壮举,不仅将呈现出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史无前例的规模效应,还将验证超大规模国家迈向现代化的可行性,注定将在人类现代化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其二,从制度特征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重要尺度。在全球贫困问题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追求共同富裕,无疑将充分彰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独特优势。其三,从社会进步看,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必然要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努力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更充分的现实条件。其四,从人与自然关系看,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既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加剧人与自然矛盾的教训的汲取,也是在生态文明领域对高品质现代化的追求,展现社会主义生态正义和生态伦理。其五,从对外关系看,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矢志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四,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本质要求从三个层面进行理论建构:一是政治本质,即强调党的领导这一主心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方向;二是战略本质,即对“五位一体”和外交战略本质的内涵和品质作出界定;三是文明本质,即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意蕴和特质,这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第五,制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安排,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历史过程。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三步走”战略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2035年远景目标,进一步明晰了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从本世纪中叶提前到2035年,并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充实提升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更高奋斗目标。两个阶段,精心设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第六,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五个坚持”的重大原则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遵循,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二、新时代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实践新篇章

在推进理论创新的同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实践探索,“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以其举世瞩目的成就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第一,大幅提升我国综合国力,验证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伟力。经过新时代十年的努力奋斗,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39800元增加到81000元。我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地位得到巩固提升。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机场、港口、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首位,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并最终赢得胜利,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铸就了我国现代化历史上最坚实的里程碑,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第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保障了中国式现代化可持续推进。在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找准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制度保障。在人类现代化的历史上,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一些发展中国家曾经取得了现代化发展某些成就,但由于制度设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终究没能实现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其战略深意在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指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路径和手段。这不仅补上了我国现代化的“短板”,提升了我国现代化的境界,而且大大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制度性保障能力,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走得通、走得好,而且走得远。

第四,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塑造中国式现代化新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为此,我们的主要目标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必将有助于我国在新发展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继续保持在国际竞争中的战略主动地位。

三、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新贡献

新时代十年是伟大变革的十年,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彰显时代生命力的十年。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新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探索及其创造性实践已经并将继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第一,推进人类现代化历史进程。首先,中国式现代化正在为人类现代化水平的总体性提升作出新贡献。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现行贫困标准计算,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按照世界银行国际贫困标准,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特别是在全球贫困问题依然严峻、一些国家贫富分化加剧的背景下,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生命力的有力验证。展望未来,中国如果在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意味着将世界1/5的人口带入现代化,这将彻底改写世界现代化版图和格局,大幅提升人类现代化整体水平。其次,中国式现代化是在独立自主和接续奋斗中走出的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现代化新路,打破了现代化模式一元论思维定式。中国式现代化用事实证明,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人民的成功实践昭示世人,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止一条,只要找准方向、驰而不息,条条大路通罗马。再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现了后发型国家的成功追赶,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第二,创造人类文明形态。首先,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形态。这种文明新形态有助于克服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弊端,避免资本无序扩张所造成的社会两极分化加剧,为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中华文明为根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形态。这种人类文明新形态,既饱含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厚重底蕴,又汲取了人类现代化的宝贵经验和卓越智慧,遵循着人类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展现出现代文明的勃勃生机,引领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前进方向。再次,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以开放包容互鉴为底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形态。近代以来,以工业文明、科技文明为动力的西方文明既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在人类文明史上制造了无数的劫难和痛苦。究其根源,是因为西方文明始终奉行自我中心主义,坚持“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普世价值论”。人类文明新形态主张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重塑文明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正确方向。

第三,启迪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定位。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展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的和平属性,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今天的人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即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为过渡时期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提供了宝贵启迪和新的选择。

(原载于2022年11月2日“上观新闻”,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教授)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⑦|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意义与世界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再接再厉、开拓创新,成功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并不断推进其丰富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对于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从战略高度予以深刻把握、深入理解。基于中国共产党伟大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丰富的文明意蕴,是中华文明的时代展现,是社会主义文明的伟大成果,为中华文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贡献。

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厚植文明底色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孕育于民族复兴的历史过程,汇聚着民族历史文明的精华,是民族复兴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文明的时代样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厚植了文明底色,使民族复兴本身具有丰富的文明意蕴,从而超出了民族的局限,凸显了世界的向度,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文明影响。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有着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历史,为引领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然而,任何文明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不可避免地出现曲折甚至危机,中华文明亦未能幸免。18世纪中后期,西方文明在工业革命的驱动下迅猛发展,实现了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展。此时,中华文明还处在传统文明发展阶段,一场东西方之间、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对抗不可避免。对于旧中国而言,鸦片战争开启了国家蒙难、民族蒙羞、文明蒙尘的屈辱历史,曾经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受到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强制打开了旧中国封闭已久的大门,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将中华文明带入世界现代文明发展洪流之中。中华民族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生存危机,中华文明遭受重创。在民族危难之际,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睁眼看世界”,大批有志之士开始探寻救亡图存之道。以曾国藩、李鸿章为代表的大地主阶级,发起了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器物来实现自救,但在甲午战争中宣告失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效仿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制,试图通过改革政治制度来救亡图存,但最终还是在封建保守势力的打压下失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王朝统治,成功将民主共和国的旗帜竖立在了中国大地上,但结果未竟全功,中国依然是一个内部专制(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而实行个人专制)、外部受帝国主义列强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不同阶级的先进中国人虽然都为救亡图存进行了积极探索,但都没能达成民族独立的目标,无法承载起实现民族复兴的使命。

与这些阶级不同的是,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兼具革命性、先进性、人民性、自主性,自觉肩负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使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迎来真正转机,中华民族由此正式开启了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推翻了“三座大山”,使中华民族站立起来;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从“一穷二白”走向了总体小康,使中华民族富裕起来;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使中华民族开始走向强大,迎来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特别是,中华民族在实现现代化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客观地开启了一种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强调和平发展,由此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此意义上,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过程,就是中华文明在现代社会获得新生并重塑辉煌的过程。

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华文明在当今时代的发展成果和存在样态,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丰厚的文明底色和世界性的文明意义。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和平发展中创造的,体现了文明进步的和平性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会巩固和增进人类文明的成果,只会给世界各国带来福音,不会破坏或损害其他民族的文明。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共同发展中创造的,体现了文明进步的共同性要求。中华民族是在共同发展中走向复兴,能够襄助其他民族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和平发展、共同发展中创造的,这种和平性、共同性的文明发展特性,既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和平主义和普惠共荣的文明底色,也为世界其他民族发展及其文明创造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启发。

二、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全新选择

人类文明新形态,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现代性文明,是中国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独立自主进行现代化建设而取得的文明成果。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意味着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完全能够独立走出适合本国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性文明。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艰辛探索中走出了一条有别于西方模式和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中国式现代化,在此实践基础上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巨大的文明成就和成功的实践经验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

第一,要坚持走自己的路。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那样做的结果,不是必然遭遇失败,就是必然成为他人的附庸。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实践中,我们坚持走自己的路,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成功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这表明,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可以通过“走自己的路”实现现代化目标。

第二,要坚持守正创新。现代文明是传统文明的延续,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传统文明在当今时代的创新发展。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发展中国家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守传统之正”,不能妄自菲薄、割断历史、抛弃传统,也要“创时代之新”,不能故步自封、落后于时代。

第三,要坚持全面协调发展。现代文明理应是全面协调发展的文明,中国式现代化既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又把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作为重要任务,既强调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和经济基础的决定性意义,又强调社会各领域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既注重国内现代性因素的培育,又注重国外现代性条件的运用,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中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全面协调发展是当代中国文明创造的基本方式,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启发。

第四,要坚持走合作共赢之路。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合作共赢才是正确的发展之道。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注重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坚持走合作共赢之路,这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拓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赢得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条件。合作共赢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既好又快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必然选择。

三、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积蓄中国力量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产物,是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它的成功创造,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形态走向高级形态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500年历史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创造了一系列巨大成就,其辉煌时刻曾经建立起拥有世界1/3人口和1/4土地的强大社会主义体系,极大撼动了资本主义力量对世界的统治。但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兴起,世界社会主义逐渐衰落,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资本主义力量重新占据了世界主导地位。在当今时代,现有的约30个发达国家全部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仅存的5个社会主义国家全部都是发展中国家;资本主义力量不仅占据着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的制高点,而且主宰着国际秩序,拥有绝对的国际话语权。就此而言,资本主义文明客观上构成了现代人类文明的基本形态。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沿着社会主义方向推进中国现代化,在艰辛的探索实践中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从世界舞台边缘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成为深刻影响国际社会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社会主义大国。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1000元,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建立和完善了科学有效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强大的意识形态凝聚力引领力,培育和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世界影响力显著增强;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了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社会大局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构建了行之有效的生态文明体系、环境治理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制度,探索了绿色发展的有效形式,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积极参与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并作出重大贡献;以实际行动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以丰富智慧促进国际社会更好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重大贡献。这一系列文明成就构成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丰厚的现实内容,有力展现了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积蓄了中国力量。

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产物,与西方国家创造的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存在显著差异,具有诸多资本主义文明形态所不具备的特性和优势。它站在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上,扬弃了西方文明,与时俱进地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和国际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总要求,指引人类文明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具体而言,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国际关系主体结构上强调“主体间性”,以“交互式主体”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单子式主体”,凸显了文明发展的关联性、共同性;在现代国家生存理念上强调“命运与共”,以“和谐共存”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冲突对抗”,凸显了文明发展的互利性、合作性;在文明发展价值取向上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民至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资本至上”,凸显了文明发展的属人性、全面性;在国际社会发展观念上强调“共同繁荣”,以“多元—复杂”发展观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单极—线性”发展观,凸显了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的包容、和谐、人本、共荣等人类文明进步理念,同时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性”意蕴,就是人类文明新形态内在理念的集中展现。将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结合,既能凸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向度,也能彰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内涵。

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以广阔的世界胸怀把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联系起来,将中国的发展置于世界场域;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以科学的思维方式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明实践联系起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支撑;倡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合理的价值规范找到了世界各国利益关切的最大公约数,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价值基础;着眼世界大局和人类文明发展未来,以深刻的文明关切将各国利益提升为世界整体利益,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前进方向;强调世界各国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积极作为,以科学的实践主张明确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内容,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具体要求。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的文明主张、体现的文明情怀、产生的文明影响,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

[原载于2022年11月3日“上观新闻”,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教授]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⑧|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全党同志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党的历史记录的是党的奋斗历程和发展轨迹,述说的是重大成就和历史伟业,揭示的是成功经验和历史规律,展示的是人民情怀和伟大精神,指明的是现实中国的坐标和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把握历史规律、坚定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必须一以贯之地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谱写新时代新征程的崭新篇章。

一、筑牢历史自信的坚实底座

坚定历史自信是增强历史主动的前提。我们所说的党的历史自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党的历史使命、历史奋斗、历史成就、历史经验的自豪与信赖之情,这是建立在历史事实判断之上的情感价值判断。二是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略和基本实践,对党的事业、党的奋斗目标和党的未来的信念和期许之情,这是建立在历史经验和规律之上的理性认知和价值判断,表现为赓续历史、把握当下、开辟未来的信心和意志。

(一)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

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社会面临两大基本历史任务,即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就是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历史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党的“两大历史任务”基本论述的前提下,更加明确地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来概括整个党的历史的主题。这是对党的百年历史发展进程和伟大成就所蕴含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高度凝练。只有经历过深重苦难的民族,才会对实现民族复兴有如此深切的渴望;只有深刻领会民族复兴主题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才会有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不懈奋斗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这是我们党具有历史自信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党在中国执政并长期执政的历史自信,也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前进的历史自信。

(二)历史自信是对党的历史所创造的辉煌成就产生自豪感

党的百年奋斗创造的重大成就和历史贡献,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大宏观角度把握。从纵向角度看,党的奋斗历程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三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横向角度,党的奋斗对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对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对中国共产党自身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深刻影响了世界进程,锻造了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用焕发出三个“蓬勃生机”、形成了三大“里程碑”、迎来了三个“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等新论述、新判断、新观点,将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融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取得的重大成就来总结党所创造的历史辉煌。

(三)历史自信是对党的精神伟大作用的认识和信心

党的奋斗历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发展史,党的精神支撑和促进了党的事业的大发展。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有不同的具体展现,通过不断发扬光大,形成了一系列革命精神和道德风尚。这些革命精神和道德风尚与党在不同时期的历史使命相结合,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些宝贵精神财富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深深融入我们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党的“这份令人刮目相看的百年成绩单,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用理想和信仰书写的,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用拼搏和奉献赢得的。每一位中国共产党人都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

(四)历史自信是对党的历史经验、历史规律和基本结论的科学总结

历史之所以具有为现实和未来服务的功能,在于历史实践会生成历史经验,从而反过来指导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革命的历史实践包含着中国共产党人自觉认识、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的过程。近代中国的其他政治力量所选择的社会发展道路都走不通,都不能根本解决中国和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困境,这一使命历史性地落在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经历了开天辟地、改天换地和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到“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一伟大历史转变,深刻证明了唯有中国共产党才能肩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所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深刻证明了中国共产党能、马克思主义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证明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五)历史自信是对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里程碑意义的高度认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时代十年,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保持定力,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这“两个确立”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增强历史主动,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历史自信源于对历史规律、历史经验和历史趋势的科学把握,从本质上说是对“必由之路”的信念和信心。把历史自信放之于社会革命伟大实践,就是要在把握“正确的”历史规律、历史经验和历史趋势基础上,顺应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引领时代发展,创造新的历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中国人民的必胜信念更加坚定,正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

(一)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是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进行的新的具有开拓性意义的理论创造。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各个领域,都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新的升华,为我们准确理解历史的中国、认知现实的中国、读懂发展的中国,打开了新的“思想之窗”。面向未来,我们要更加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准确把握“中国之治”的伟大创举、“中国之路”的成功密码、“中国之理”的思想内涵,始终坚持向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党才拥有了掌握历史主动的根本动力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根本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心向背作为评判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标准,支持人民参与、监督和评价党和国家的工作,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民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根本追求。从“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准则,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再到“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和爱戴,创造辉煌的历史伟业。因此,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成就是牢牢依靠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取得的,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是我们开辟未来的动力源泉。

(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是发挥历史主动的根本遵循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中国共产党人历史自信的重要论述,就是要在深刻领悟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两个确立”是我们党深刻总结百年奋斗历程,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变革性实践得出的重大历史结论和重大政治判断。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必须贯通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化对“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形成“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坚定不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四)坚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所推进的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践证明,扎根文明的内在逻辑,源于近代以来的比较选择,历经立足国情的艰辛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无比旺盛的生命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五)持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如何牢记初心使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永恒课题,也是新时代亟须破解的时代之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创造性地提出“党的自我革命”这一重大命题,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把一切领导好,首先要把自身建设好,这就要勇于自我革命。“党的自我革命”是指党在政治清醒和理论自觉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反思、自我否定,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扬弃、自我变革,实现党的自我修复、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政治要求和实践活动。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着各种难题、风险和挑战,全党必须有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胸怀,才能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始终保持强大生机与活力。

(六)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才能赢得尊严、赢得主动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产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一要做好斗争准备。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面对各种各样的挑衅挑战,要丢掉幻想、勇于斗争,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二要弘扬斗争精神。新时代弘扬斗争精神,决不能丢掉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勇气。三要讲究斗争艺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必须把握斗争艺术,牢牢掌握斗争主动权,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

(原载于2022年11月3日“上观新闻”,作者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为我们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未来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们都必须深刻把握新时代新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重大意义

从高速度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逻辑转换,是党中央基于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内在规律性的科学认识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性判断,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具有丰富的内在逻辑内涵和重大现实意义。

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立足我国经济阶段、发展环境以及发展条件的变化,不断深化对我国经济增长规律、特点的认识和把握。尤其是结合国际环境深刻变化以及国内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及“三期叠加”的复杂局面等,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经济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速发生趋势性变化,从原来追赶型的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通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真正实现从高投入、高产出、高耗能和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转向创新驱动的低耗能、低成本、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选择。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我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必须依靠人民、发展必须为了人民、发展成果必须由全体人民共享,这就要求必须加快供给体系、生产体系、投入产出体系、分配体系等改革,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以更高质量的供给体系和高效运行的国民经济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三新”发展逻辑的必由之路。“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大逻辑,内在地决定了我国发展必然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新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来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决定了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来看,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来看,要求我们在高质量的供需体系有效衔接、国民经济畅通循环中形成新发展格局。所以,“三新”的发展逻辑决定了未来中国经济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而高质量发展也必然内在地统一于“三新”发展新框架,成为“三新”发展的应有之义。

应对复杂外部环境挑战的现实需要。坚持高质量发展也是中国经济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和挑战矛盾的主动选择、现实需要。近年来,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化趋势趋于缓慢,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等势力不断抬头,国际贸易、投资等要素流动性受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深度重构,我国发展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各种不确定性和矛盾挑战日益增多。面对这些冲击和挑战,我们必须顺应全球科技革命新趋势,加快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提高科技、人才等高端生产要素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投入产出密度和强度,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进步效率,加快实现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和贡献,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注入新动能。

二、准确理解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和现实要求

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和现实要求。我们必须从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高度,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和现实要求。

高质量发展要充分体现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这个飞跃也是顺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变、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的一种新的模式选择和转型。高质量发展理念和理论超越了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的线性思维方式,打破了后发经济体单一赶超型增长路径,创新了发展经济学关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结构变革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也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大国崛起和强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转变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这就要摈弃传统的单一GDP增长分析框架,从发展而非单一的增长视角,立足技术和制度创新、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统一、自主与开放发展、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多维度审视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把经济增长从传统的要素投入驱动型增长转向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新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提升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让全要素生产率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新动能、新源泉。

高质量发展要充分畅通国民经济的高效循环。高质量发展意味着现代产业体系发达完整,供给侧质量体系具有创新力、引领力,能够发挥“供给创造需求”的积极作用,以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国民经济大循环来说,高质量发展应该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个环节循环畅通,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国内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区域之间的资源配置效率,形成国内大循环高效畅通、国际大循环高水平开放、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

高质量发展要充分体现经济结构的高级度和产业体系的安全、韧性。高质量发展要遵循现代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的内在规律,打破传统一、二、三产业分析框架,顺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趋势,推动各类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从产业结构演变来看,高质量发展不仅意味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和比例度的协调发展,更意味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与高级度的提升,要不断提高产业发展的技术密集度、人力资本密集度和知识含量、智能化程度。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来说,高质量发展也意味着加快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金融发展与人力资本紧密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推动现代经济结构的高级化发展,形成更具韧性和安全可控的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要充分体现参与国际经济的新优势和竞争力。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开放的有力支撑,在实践中要积极推动形成更高质量发展与更高水平开放良性互动的新局面: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作用,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推动高水平开放,加快从市场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在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实行更高水平的开放,形成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联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开放的新活力和新动力。高质量发展必然内含了高水平开放,这就要求积极发挥国内市场对世界市场的吸引力,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度,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培育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和国际分工的新优势、竞争力。

三、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把握好几对重要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处理好如下几方面重要关系:

一是要正确处理好速度与效率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强调效率导向和创新驱动发展,但不能理解为因为高质量发展,所以要把增长速度降下来。增长速度与发展效率是辩证统一的,尤其是当经济发展的源泉和动能主要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时,既可以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也可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这一点来说,高质量发展是速度与效率的统一,二者之间不是对立和替代的关系;从现实需要来看,保持适度的中高速增长也是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

二是要正确处理好总量与结构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这是经济发展总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后必然出现的质变,也是经济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自然发展过程,因而也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必然反映。就这个阶段的侧重点来说,结构转型和升级往往比总量积累和增长更为重要,因此需要把握好调整经济结构、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机会,加快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高质量发展高度关注供给侧的质量体系能否与需求侧的升级和变革相匹配,高度关注供给侧能否适应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就是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对供给侧的许多重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进行调整和改革,推动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相互牵引,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是要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共享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这就要求加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但是,必须强调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把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经济公平与经济效率、一次分配与二次分配、经济分配与道义分配、先富与后富、先富带后富、短期措施与长期目标等统一起来,统筹协调;推动共同富裕,既要积极作为,也要量力而行,防止在共同富裕问题上简单化和一刀切,把长期目标短期化,导致实践发展的误区。

五是要正确处理好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因此不能把新发展格局理解为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它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另一方面,强调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不是搞封闭的自主创新,而是仍然强调要开放与合作,在开放合作中实现创新发展。

六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高质量发展强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要充分发挥市场主体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科技自立自强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对各类资源配置、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政府则需要在营造高质量发展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下大力气,推动各类市场规制、规则和标准等统一和对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环境和稳定的预期。

四、在高水平改革开放中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建设现代化国家新使命要求我们在高水平改革开放中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坚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结构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良方。要通过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平衡、金融和实体经济结构性平衡、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平衡等;要不断提升供给侧质量和效率,加快实现我国经济结构性总体平衡的目标。

加快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快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在企业制度改革、非公经济发展、市场体系建设、财政货币政策、收入分配体制、社会政策体系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构建更加系统完备、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积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充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需要更好发挥作用,在保护产权制度、促进公平竞争、建设统一大市场体系、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进一步破解难题,为高质量发展奠定高水平的体制机制条件。

加快形成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和动能。要加快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真正发挥科技创新在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培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源泉和新动能。要推动科学研究、技术转化和应用、商业创新、金融科技创新、工艺流程再造等成为创新链和创新网络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融合共生和利益共享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加快形成引导和评价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要摆脱对传统GDP的依赖和单一评价,研究制定新的科学反映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等,通过“指挥棒”机制创新,把各方面的因素和力量都引导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来。

(原载于2022年11月4日“上观新闻”,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⑩|科教兴国:以“三个第一”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科技进步、教育发展、经济社会前行三者之间相互推升、彼此促进的耦合关系,也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进入新发展阶段,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催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创性成果,持续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在保障国家总体安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体现出必要的响应能力和供给质量。

一、“三个第一”紧密互动、高度耦合

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涉及多元主体协同、各类要素整合、各种能力集成以及多重机制联动,是一项具有较高复杂程度的系统工程。其中,科技、教育、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的作用尤为显著。科技子系统的功能是确保“第一生产力”的有效供给,即不断推动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教育子系统旨在培育“第一资源”,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稳定地输送各类人才;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这既指向经济增长的动能塑造,也包括社会治理的能量补给。三个子系统之间存在紧密互动的逻辑关联。首先,在“第一生产力”的形成和“第一动力”的转化过程中,“第一资源”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可以清楚地识别出人才强→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递进逻辑。其次,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其培育和成长,必须高度嵌入“第一生产力”形成和“第一动力”转化的过程,千锤百炼始成金。第三,人才是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的主导者,同时也扮演着科技创新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链接”角色。“第一生产力”和“第一动力”只有通过“第一资源”的起承转合,方能在高水平互动中不断推升彼此的能级。第四,“第一生产力”的供给质量、“第一资源”的保障能力,决定了“第一动力”的能级高低。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工作要求,而科技、人才、创新这“三个第一”恰好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把握国家创新体系的完整理论视角,并指出了体系效能提升的可循路径。

二、不断强化“第一生产力”的有效供给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全方位、跨越式的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同时,我国成功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位置和作用愈加显著。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党中央审时度势,把创新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交错并存的背景下,国家创新体系必须更具韧性、张力、活力、弹性及黏度,不断强化“第一生产力”的有效供给。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要加快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和能力建设。我国的全社会研发投入已经从2012年的1.03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7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增长至2.44%。在建立投入增长保障机制的同时,还要注意投入的结构改善和效率提升问题,在重大基础前沿领域、在未来技术发展最有可能实现突破并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方向、在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总体安全的战略必争之地,进行超前布局,开展策源性、战略性和储备性研究,尽快提升自主研发能力,筑牢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根基。

二要加快打造能够应对多任务情境的战略科技力量。面向主导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以重大科技专项、大科学设施、产业化项目为抓手,强化协同机制建设,打造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以及科技领军企业为核心,贯通不同类型组织,跨产业、跨领域、跨区域,能够直面全球科技前沿竞争的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实现“卡脖子”技术瓶颈的集群式突破。在具有基础性和先发性优势的领域,着力增强对创新链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掌控能力,锻造旨在形成制衡能力的“杀手锏”,争取更大的战略主动。另外,颠覆性技术研发事关产业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加凸显,必须未雨绸缪,启动有组织、策略化的超前研究部署。

三要探索构建更加自主、协同、开放的新型举国体制。新型举国体制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意图的任务体制,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在新形势下,一方面要依托“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另一方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既要关注特定攻关目标的实现,也要注意效率提升和成本控制。尤其要发挥重大科技决策机制的作用,对需要全力攻关的任务结构进行识别和分析,并根据轻重缓急排序。

四要加强区域创新协同。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效能提升中具有“落棋一子,满盘皆活”的效用。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经济发达、科技资源富集的区域,通过加强区域创新协同,可以集中区域内的优势力量和有利条件,快速形成重点领域从科技创新到产业突破的体系化能力,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区域创新协同是一个面向诸多不确定性的渐进过程,首先要在使命和愿景层面引发共鸣,而后逐步达成行动层面的共识,再到责任共担和资源共享,最终实现科技创新共同体的共建和共治。

五要坚持科技创新领域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科技自立自强绝不意味着“闭门造车”,国家创新体系需要时刻保持与外部世界的高频互动,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持续获得信息交互和能量反馈。为此,要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在营造开放创新生态的过程中,应该显示负责任大国的胸怀和格局,一方面,可以依托已建成的大科学设施,策划和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启动国际大科学工程,引天下之英才。另一方面,可以聚焦基础前沿和关乎人类共同命运的重大问题,设立开放式科研基金,汇聚全球智力资源,为解决全球性问题作出中国贡献。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新空间,强化重大科学议题设置能力,参与制定并维护国际科技合作的规则和秩序,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三、持续增强“第一资源”的保障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活跃的要素,是整体效能提升的决定性力量。人才来源于高水平的教育,并在丰富多彩的创新实践中历练成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达4430万人,其中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各条战线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人才。但是,随着科技创新的快速迭代发展,人才培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需要全面考量和反思,系统施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创新性地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一论述明确了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战略思路和根本遵循,以此为指针,我们必须加强对科技进步、教育发展及人才成长的趋势研判、规律认识和需求把握,在此基础上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相应的条件支撑,持续增强“第一资源”的保障能力。

从教育和科技相关发展趋势来看,知识生产的方式越来越丰富,知识传播与扩散的载体和渠道愈加多元,科学研究范式加速迭代升级,“科学家+实验室”的传统科研组织形式逐渐被打破。从国家创新体系演进的角度看,必须密切关注不同学科领域知识生产方式的迭代升级、知识供给侧与需求侧互动方式的持续更新,以及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路径变迁。要从这些趋势变化中,形成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向及重点领域的整体性认识,进而完善人才供给的顶层设计,满足国家创新体系对于人才规模、结构、层次、供给节奏等方面的复杂性需求。

在探索和认识人才成长规律方面,可以尝试通过全周期、宽口径、多维度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建立人才画像数据库,逐步形成对战略科学家、领军人才、基础研究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成长过程的规律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设计及制度安排,不断完善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其中,评价制度改革尤为关键,要以质量、绩效和贡献为导向建立评价体系,完善激励机制,引导人才健康成长。

在把握国家对于人才培养重大需求方面,从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国际环境看,单边主义、封闭主义、孤立主义迅速抬头,各种试图绕开中国的“圈子”正在形成,科技自立自强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因此,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心怀“国之大者”,关注并把握科技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两个方面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推进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除了各领域的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以及青年科技人才,国家创新体系还需要一大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工程技术人才、管理型人才和服务型人才。这些人才仅仅通过教育系统是很难培养出来的,必须借助科技和产业系统的带教力量,依托科研项目和产业化项目,采用“干中学,学中干”的培养模式,助推人才成长。

四、加快提升“第一动力”的转化效率

有了“第一生产力”的有效供给,有了“第一资源”的可靠保障,还要将其高效转化为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使得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和服务链密集交织起来,让跨产业、跨区域、跨领域的创新活动更加活跃并富有成效,不断激发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相互碰撞的场效应。加快提升“第一动力”的转化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家创新体系的赋能成效。

一要引导资本赋能。从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星星之火”,到燃起产品化和市场化的“燎原之势”,每一步都需要不同类型和偏好的资本关注和介入。因此,一方面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调控,营造有利于风险资本发展的社会环境,增加中小微科创企业在其生命周期各环节的融资机会。另一方面要建立国资创投功能性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发挥国资创投在新兴技术投资领域的引导和带动作用。

二要强化服务赋能。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构建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的发现、培育、扶持及服务机制。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培育,加快创业孵化、概念验证、技术中介、成果转化、评估交易、知识产权服务、科技金融、市场拓展、管理咨询、创新方法等专业化的功能性资源集聚,构建功能齐全、层次丰富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三要促进平台赋能。在多维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科学研究范式和科技创新模式加速迭代发展,日趋数字化、平台化和社会化。面对蓬勃兴起的中小微企业及社会创新需求,应加快谋划,向其开放包括大科学设施、研发与转化功能性平台在内的基础性科研平台。同时,布局和建设一批指向数据归集、算法训练、算力集成、软硬件开发的开源开放创新平台,激活社会创新力量。

四要推动数据赋能。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面向政府部门公共数据以及公用事业、医疗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准公共数据,构建归集、开发利用及共享的机制和规则体系。建立具有一定数据整合和加工能力的数据中心,推动跨行业、跨区域、跨领域的数据标准化采集和共享设计,并探索形成相应的服务机制,打造“数字引擎”,助推数字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五要实现场景赋能。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依托,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聚焦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建构和开放层次更为丰富、领域更加交叉的社会应用场景,形成科技成果与社会需求充分互动的局面,在新兴技术获得能量释放空间的同时,让老百姓更多地感受科技进步的“社会温度”。

六要探索治理赋能。在技术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新兴技术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具体领域后,可能对产业安全、社会秩序、商业道德及科技伦理形成冲击,往往会超出既有法律、政策和制度的规制范围。另外,部分企业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收集、分析并涉嫌非法利用涉及用户隐私的消费行为数据,对于这些行为,取证和监管的难度非常大。面对这些不断涌现的新问题,一方面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政府制度供给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要发挥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第三方组织等多元主体的作用,开展科技伦理治理,降低新兴技术应用可能引发的社会风险。

在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第一生产力”的有效供给是基础和前提,持续增强“第一资源”的保障能力是根本,加快提升“第一动力”的转化效率是目的,三者之间密切相关,高度耦合。抓住“三个第一”这个牛鼻子,推动科技、人才、创新的协同发展,一定可以使国家创新体系要素更充沛、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强大,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原载于2022年11月4日“上观新闻”,作者为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⑪|全过程人民民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政治发展导向。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考察,在听取了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该中心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汇报后指出,“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这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重要概念和重要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这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政治保证,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政治发展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作出的积极探索和重要贡献。

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们推进政治发展的方向选择

政治发展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进程,而且还是一种政治理想。广义而言,政治发展也可以视为人类的政治文明进程,也就是人类美好政治理想和政治价值观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得以运用和体现的进程。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政治发展反映的是由于生产力以及经济基础的发展而对政治上层建筑之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更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指出,我们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科学完整的战略部署,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明确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紧紧围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推进各项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意味着我们党认识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为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着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

我们党用一系列规划和举措来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我们确定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已经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中就明显包含着政治发展的任务和目标。为了推进这个目标的实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以此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任务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时,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相联系。这意味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我们推进政治发展的方向选择。因此,需要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不断拓展和完善,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际进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方向,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政治的理论原理。全过程人民民主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内容上的整体性、党政部门的协同性、公民参与的全过程性、多环节的连续性,超越了资本主义民主;在广泛的政治实践中,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真正地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意义

高度重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应有之义。我国正处在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作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要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至关重要。

其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是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决定,并就此作出具体部署。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按照时间表,我们需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到本世纪中叶,要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大又对此进行了强调,并作出进一步部署。显然,这是当下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其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必将对人类政治文明作出积极贡献。近些年来,西方的民主理论和民主实践不断地受到冲击和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发展,形塑新型的民主治理形式,不仅对我们自身的政治发展,而且对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对民主政治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民主理论和民主实践作出的积极探索和重要贡献。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如下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具体目标:

第一,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要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拓展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健全人大对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督制度,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设,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改革和建设,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通过这些方面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必将更加趋于成熟和定型。

第二,不断提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供给水平和能力,使人民在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们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把它作为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的原则和方向。在全过程人民民主理论指导下,在政治过程的诸多领域和层面进行系统制度设计和工作安排,以不断促进平衡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我们通过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状况得到了根本性改变,从而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判断,这不是一种主观感受的改变,而是准确地表达了客观情况的变化。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之后,我们需要通过不断促进平衡发展和充分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说,这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首要任务。为此,要通过扎扎实实的政治发展进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第三,使国家的法律、制度、政策等更趋定型、更加稳定。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问题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邓小平同志早在1992年就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我们的各项法律、制度、政策等将趋于成熟和定型。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恰恰是邓小平说的这个“三十年”的时间节点。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正是为了实现我国各项法律、制度、政策等成熟定型的需要。如何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不断挖掘并弘扬我国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这需要通过政治发展的实际进程才能得以实现。

第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也是关乎社会主义政治前途的重大战略部署。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实来看,毫不夸张地说,社会主义自其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处在一种在围堵中生存、在批评中奋进、在质疑中前行、在曲折中成长的过程之中。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前所未有的严重挫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推向前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际成就,回应了有关“历史终结”的质疑,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深刻揭露和批判,更来源于他们对于未来社会主义国家的理想和憧憬。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由于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意料之外的相对薄弱的国度首先开始的,而且这些国家在实践过程中均不同程度经受了各种挫折,使得社会主义的政治前途成为一个被世人关注的重大问题。

从本质上来说,所谓社会主义政治前途的问题,绝不仅仅是指能不能推动经济发展、能不能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恰恰在于,能不能开天辟地创设一个以社会主义为基本方向和基本原则的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个国家治理体系及其治理能力,能够超越资本主义的政治建构,能够真正地实现“人民的政权、为人民的政府”这样一个价值目标,能够塑造一个清正廉洁的政治生态,能够有效地解决社会治理的基本问题,能够给人民带来既有物质文化生活,又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的美好生活。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正是致力于解决这样的根本性问题,并以此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政治发展理论表明,谋求或者推进政治发展是很多国家所面临的任务,但是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制度的差异,不同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是不同的。积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推进政治发展,是我国政治发展必须坚守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

我们始终强调并坚持政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也就是说,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其根本目的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创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我们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

从现实基础和目标愿景出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切实推进国家治理的法治化进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二是努力提高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化程度。制度化程度的问题,是国家政治发展的核心标志,也是国家政治发展的首要任务。三是夯实国家治理体系的认同性基础。用邓小平同志的话来说,也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支持不支持的问题。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进程中,致力于法治化、制度化、认同性这样三个方面进行努力,将成为决定我国能否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战略部署。

(原载于2022年11月5日“上观新闻”,作者为上海市政治学会会长、复旦大学教授,题图来源:新华社)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⑫|建设文化强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共产党是有着深厚文化情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一百多年的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怀大道、担大任,顽强拼搏、接续奋斗,赓续并光大了中华文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鲜明地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确立为国家战略,壮大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推进文化创新,提振文化优势,为实现民族复兴伟业构筑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也为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贡献了更为绚丽的中国色彩。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就进一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了系统的战略部署。高度的自信自强、坚定的守正创新、博大的开放气度、深沉的为民情怀,贯穿于党的二十大报告全篇,也跃动于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论述的字里行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这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推进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向着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前行的重要遵循。

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文化自信自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推进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前提。文化自信自强来自高度的文化自觉,体现为对文化价值、文化发展规律、自身文化使命等的深刻把握与积极践行。文化自信自强体现为文化问题上高度的自我确信,包括对自我文化价值、理想、活力、前景等的充分肯定,对能够担负好自身文化使命的坚信不疑。文化自信自强不仅昭示着文化发展的方向,也鼓舞、锤炼着文化奋进的激情和意志。

文化自信自强深深地融贯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进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发展与文化强国建设问题,越发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中的重大课题。在思想理论层面,我们党反复以“精神基因”“独特标识”“灵魂”等形容文化意义,以“最深层次的认同”“最根本的自信”等定位文化认同、文化自信,不断强调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在战略顶层设计层面,党的十八大报告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落笔对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战略勾画,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以“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全面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十九大报告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主题发出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新号令,十九届四中全会就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作出新推进,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建成文化强国写入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在实践推进层面,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举旗定向,动员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蹄疾步稳、全面推进;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成为新时代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气象、主旋律。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自信自强”是大会主题中的重要关键词,是贯穿报告全篇的精神气质,也是报告中关于文化章节标题的“题眼”所在。报告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瞻部署中,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清晰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于述史、阐理、明向、促行中,无不彰显出文化自信自强。这是中华民族再创文化新辉煌的根本思想前提和精神底气。

二、坚定的守正创新

守正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的我们必须坚持好、运用好的立场观点方法,也是大会主题的重要关键词。中华民族素有创新禀赋,中国共产党也向来有着开天辟地、创新创造的勇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以“创新”为首的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让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为实现到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同样展现着创新的果敢和锐气,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是一个致力于千秋伟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出的始终面向未来、敢于并善于开创未来的强音。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的强调,贯穿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各领域,既体现着对文化创新的着力推动,也蕴含着实现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坚定信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直接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题,强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我们所推进的文化创新,是与守正有机统一的文化创新。守正,最关键的就是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之“正”、守中华文化立场之“正”。故步自封、陈陈相因谈不上传承,割断血脉、凭空虚造不能算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发展好今天的事业。概括而言,文化领域的守正创新,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一项根本制度,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都是推进文化创新中的“守正”之举。党的二十大报告重申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等文化领域的守正之则。坚定的守正创新,是文化自信自强的具体体现,是推动文化发展中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是优秀传统文化实现新生、文化大国成为现代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三、博大的开放气度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开放包容是一种文化和文明体系汲取新鲜营养、增进创新思维、在新陈代谢中保持旺盛生命活力的重要条件,也是一种文化和文明体系生机蓬勃、自信从容的重要标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以开阔博大的胸襟包容天下、协和万邦,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汇万流而成一宗,这不仅是中华民族既有文化自信的鲜明体现,也是中华文化之所以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

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共产党人,同样具有开放包容的气度和胸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将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增进中华文化主体性与深化文明互鉴相统一,既把握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势,又重视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立足本国本民族实际,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取长补短、择善而用,不断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政府间文化交流与合作网络覆盖更为广泛,对外文化交流项目更加丰富。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也不断深化发展,国际传播工作格局不断完善,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

以坚定开放的姿态面对世界,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彰显的精神气质。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胸怀天下”鲜明表达了我们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自信从容;将“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列为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强调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并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报告强调了文化的“自信自强”,但自信自强,与自我封闭、唯我独尊决然不同。博大的开放气度,是中华文化在历史上展现的光辉形象,是当代中国直面世界的坚定姿态,也是中华文化能够再铸辉煌的重要特质所在。

四、深沉的为民情怀

坚持人的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有机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人民性,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长期以来,我们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来概括我们所要发展的新文化的本质特征,以“为人民服务”与“为社会主义服务”来表达我们所要发展的新文化始终坚持的方向,其中便体现着对社会主义文化人民性的自觉坚持与践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加明确地提出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理念,坚定不移地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内含着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内含着对文化繁荣发展的更多期待。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面对不同领域的文化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也从不同角度反复勉励大家要自觉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性,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这些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坚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高度自觉,有力引领了文化惠民工程的深入实施,也有力引领了文化领域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的文化建设新实践。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深刻阐发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至上”观,并将之贯穿于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方方面面。报告强调,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列入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列入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根本立场、重大原则、本质要求在文化领域的集中体现,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人民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文化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同步前行。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总体论述、对文化建设各关键方面的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都鲜明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进程中推动全社会文明素质的提升、推动人的现代化,将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锻造更有力量的主体。

(原载于2022年11月5日“上观新闻”,作者为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⑬|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一个基本理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大会同意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写入党章。这为我们全面深入理解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提供了理论指引。

一、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

当前,我国社会已经发展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实现共同富裕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党的执政基础都具有重大意义。

(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个朴素的认识今天已经为人们所普遍接受。马克思主义创立者早就指出,在未来社会,“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鲜明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指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或每一个人的发展,而不是只有一部分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真正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的发展为代价。共同富裕强调的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促进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当下,全国上下齐心协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将实现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可以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促进共同富裕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高度统一起来,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

(二)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社会特质包括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逐步探索出来的。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体人民不断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可以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列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更加凸显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

(三)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人民富裕、社会和谐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的期盼。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的民族苦难,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要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已经完成。第二个历史任务,就是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中国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鼓励先富带后富,目的是要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党的二十大在此基础上作了进一步部署,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说,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四)实现共同富裕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党能够长期执政的根本原因在于,在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能够及时作出政策调整和制度安排,从而惠及更多的社会群体,不断扩大党的执政基础。党的执政基础,最核心的是人民,只有得到人民的支持,党才能够执政,才能够执好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只有客观、全面地认识和对待社会结构出现的新变化,并处理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才能巩固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为此,必须积极主动地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最广泛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而巩固和壮大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使得社会各个阶层普遍受益,让全体人民过上美好生活,这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基础的根本。因此,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

二、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

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重任,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核心内容。在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要遵循规律、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程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丰富经验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党的十三大将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党的十六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勾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发展方面为小康社会设立发展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

(二)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历史过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办好这件事,等不得,也急不得。”实现共同富裕之所以要循序渐进地推进,一是因为实现共同富裕要以一定程度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为基础,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二是因为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极为复杂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其核心涉及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配,这是几千年来思想家们一直探讨的问题,迄今尚无成功经验可供遵循;三是因为实现共同富裕受外部环境影响很大,而外部环境总是充满不确定性。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实现共同富裕要一步一步来,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但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制度,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共同富裕在不断进步、不断实现、不断取得成效。

(三)实现共同富裕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国情

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共同富裕,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国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阶段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上述战略部署,完整勾画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间表、路线图。

(四)在动态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在制定清晰的战略目标基础上,尽快推出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我国人口规模巨大,发展的梯度格局明显,人们的收入程度还有较大差距,如何从全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来落实和分解战略目标,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总体概念,要从全局上来把握。我们要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成效。

三、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途径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始终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体而言,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深化改革开放之路。一方面,改革原有制度中的顽疾,贯彻公平正义原则,坚持人民至上原则和共享发展的理念,形成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制度体系;另一方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既要积极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又要向世界展现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式现代化,深化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依然是中心,这一点必须明确。只有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四个方面才有更好的发展基础,才能够齐头并进。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幻莫测、国际局势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复苏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的背景下,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也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石。一句话,实现共同富裕要做大做好“蛋糕”,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国家尽快强起来,人民尽快富起来,这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第二,破除结构性不平等因素,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人民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从社会结构分析的角度来看,地区、城乡和收入三大差距实质上是三种结构性不平等,也是比较突出和显而易见的结构性不平等。这些结构性不平等问题都是制约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因素,亟待破解。要实现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必须推进深层次的结构性改革,破除上述多维二元结构。社会结构一旦定型化,要实现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为转型必然面临对利益格局作出新的调整,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能会遭遇很大的阻力。因此,改革举措必须有战略性、前瞻性,不能反复折腾。只有破除结构性不平等因素,才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增加人民福祉。

第三,防止两极分化,形成橄榄型的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决防止两极分化。在做大做好蛋糕的基础上,如何切好分好蛋糕,解决好分配问题,防止和避免两极分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鼓励劳动致富、激励技术创新、保持基本经济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在初次分配中如何本着公平正义原则,体现劳动力要素、技术要素、资本要素等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合理的分配机制,积极调动各种要素加快发展,这需要不断探索,逐步形成明晰的制度安排。归根结底,在分配机制问题上,核心就是要解决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既能够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平稳发展,又能使收入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符合共同富裕的原则和目标。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国际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也会影响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国的共同富裕必须通过融入世界经济政治发展大格局才能实现。为此,我们必须坚持走扩大开放之路,积极主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一方面,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通过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充分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抓住发展机遇,尽快增加社会财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发展中走向共同富裕;另一方面,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深化各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

(原载于2022年11月6日“上观新闻”,作者为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上海新的社会阶层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⑭|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政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是回答和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是给世界人民带来福祉的人间正道,引领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创新,为人类社会实现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全球视野、世界胸怀和大国担当。

一、回答和解决世界之问、时代之问的中国方案

马克思、恩格斯说过,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当今世界仍然处于马克思所说的大的历史时代。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呼唤人类命运与共。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如何战胜疫情?如何建设疫后世界?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必须回答的紧迫的重大课题。

全球性问题推动人类全球协作。当今世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充满期待又倍感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全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人类面临的所有全球性问题,任何一国想单打独斗都无法解决,必须开展全球行动、全球应对、全球合作。”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催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现在,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很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国内部,很多挑战也不再是一国之力所能应付,全球性挑战需要共商共建共享。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离不开正确理念的引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提出了中国方案:“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要义就是要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力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个长远目标。只要各方树立这个理念,一起来规划,一起来实践,一点一滴坚持努力,日积月累不懈奋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新时代中国对外工作的总目标,得到国际社会日益广泛的认同与支持。十年来,这一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欢迎和认同,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展现出光明灿烂的前景。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并写入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命运的责任意识,彰显了我们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使命担当。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序言部分写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这是1982年宪法公布实施后,首次充实完善宪法中关于外交政策方面的内容,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上升为国家意志。

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加强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这是联合国决议首次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2017年3月1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关于阿富汗问题第2344号决议,强调应本着合作共赢精神推进地区合作,以有效促进阿富汗及地区安全、稳定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安理会决议首次纳入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2017年3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4次会议通过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粮食权”两个决议,明确表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人权理事会决议首次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2017年6月22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由中国提出、70余国联署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首次将“发展促进人权”理念引入国际人权体系,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2017年9月11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重申联合国应本着合作共赢精神,继续发挥核心作用,寻求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共同之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10月30日,第7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不首先在外层空间放置武器”和“防止外层空间军备竞赛的进一步切实措施”的两份决议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2021年11月,“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第76届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不首先在外空部署武器”决议,这是联大决议连续5年写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容载入联合国多项决议,有助于使这一中国理念变成全球性共识,对于通过国际法途径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和深远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根本上回应了世界各国追求发展进步的普遍诉求,凝聚了各国人民建设美好未来的最大公约数,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支持。联合国前任秘书长潘基文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强调这样一个愿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为所有联合国会员国提供了启发。”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姆森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的唯一未来”。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副主席谢尔盖·萨纳科耶夫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人类走出当前危机指明方向,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繁荣进步提供启迪”。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罗斯·特里尔评价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了中国对同世界各国关系长远发展的战略考量,为国际格局新秩序的建立带来新动力。

在世界发展处在新的十字路口之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向何处去”这一“元问题”打开了新的思考视角,擘画了新的愿景。这份中国方略,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光芒,继承了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彰显出国际主义的崇高追求。它超越一国一域的狭隘视角、传统现实主义的理论窠臼,超越了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文明冲突的陈旧观念,以系统观念、辩证思维看待“自我”与“他者”、“多元”与“一体”的关系,以深邃的历史眼光、博大的天下情怀思考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大势所趋,更是人心所向。在国家层面,中国与越来越多的伙伴构建双边命运共同体;在地区范围,周边、亚太、中国—东盟、上合组织、中非、中拉、中阿、中国—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等已结出丰硕成果;在全球领域,中方倡议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等得到积极响应。

三、在新征程上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党的二十大继续高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旗帜。世界各国人民应该一道努力,回应时代呼唤,加强全球治理,以创新引领发展,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不断迈进。

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目标远未完成,人类仍须努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与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我们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我们的共同追求。”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一贯追求,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和前途命运的深沉思考,寄托着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企盼。在包容“不同”中寻求“共同”,在尊重“差异”中谋求“大同”,正是“共同价值”超越所谓“普世价值”、文明交流互鉴理念打破“西方中心论”的进步意义所在。全人类共同价值将中华民族鲜明的价值追求延展至世界维度,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追求,为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挑战提供了重要启迪。

遵循国际社会基本原则。新征程上,多边主义要守正出新、面向未来,既要坚持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原则,也要立足世界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近代以来的历史,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从360多年前《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平等和主权原则,到150多年前日内瓦公约确立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从70多年前联合国宪章明确的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到60多年前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关系演变积累了一系列公认的原则。这些原则应该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遵循。”具体来说,应该遵循主权平等、沟通协商、法治正义、开放包容、人道主义等原则。

坚持全方位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新征程上,国际社会要在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面共同努力。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各国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各方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各国应该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推进经济全球化,创造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共同推进世界各国发展繁荣,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文明是多样的理念,让人类创造的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编织出斑斓绚丽的图景,共同打破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目标和方向,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前提和路径,实质是要走出一条国与国交往的新路,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辟道路、创造条件。坚持共同享受尊严,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坚持共同享受发展成果,每个国家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要积极促进其他各国发展;坚持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坚持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各国主权范围的事情只能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去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人类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实践一再证明,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潮流不可阻挡,任何以邻为壑的做法,任何单打独斗的思路,任何孤芳自赏的傲慢,最终都必然归于失败。全球应该命运与共,让多边主义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前进。

(原载于2022年11月6日“上观新闻”,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⑮|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瞻远瞩、思想深邃、守正创新、博大精深,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谱写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时代课题,谱写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崭新篇章;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谱写了深入推进党的伟大自我革命的崭新篇章。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伟大自我革命。

一、伟大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是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迎接一切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奥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历史自觉的伟大政党。这种历史自觉,不仅表现在自觉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上,而且表现在自觉推进伟大自我革命上。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历史自觉,积极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也极大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程中,毛泽东同志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始终保持解决中国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科学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三大法宝”等重大论断,确立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党的建设基本格局,创造性地解决了在中国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把党建设成为用科学理论和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同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历史自觉,继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人民解放军得到壮大和提高,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中国走上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光明大道。在这一时期,党着重提出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领导。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历史自觉,继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开展拨乱反正,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容应对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系列风险考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在这一时期,党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开创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二、伟大自我革命的持续推进,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五个“必由之路”,其中之一就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紧紧依靠人民,接续推进伟大自我革命。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特别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提出和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打虎”“拍蝇”“猎狐”多管齐下,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中国人民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三、伟大自我革命的庄严宣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根本保证

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是我们党领导和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也是我们党领导和推进伟大自我革命的历史。

治国必先治党,强国必先强党。党的二十大关于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继续推进伟大自我革命的庄严宣示,务必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第一,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新时代推进伟大自我革命的总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包括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主题——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党的建设方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新时代党的建设主线——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新时代党的建设格局——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新时代党的建设总目标——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具有长远指导意义。党的二十大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提出“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全面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对于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作出具体部署。

第二,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确保全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的团结统一。这是新时代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政治上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全党同志要牢固树立党的观念、党的领导观念、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观念,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第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这是新时代推进伟大自我革命思想上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以全新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表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党同志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并用以指导思想和行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第四,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用好问责利器。这是新时代推进伟大自我革命制度上的要求。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要善于用制度巩固提高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成果。制度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推动党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实际效能、转化为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党的制度建设要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着眼于全面依法治国、同国家法治建设相衔接,着眼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国家社会治理相衔接,着眼于科学配置权力、同国家政权运行相衔接。要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本着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原则,不断提升制度建设质量。

第五,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加强干部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这是新时代推进伟大自我革命干部上的要求。正确的政治路线确立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永远是这样。必须把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造就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第六,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是新时代推进伟大自我革命组织上的要求。党的力量在于组织。全党同志必须切实增强组织观念,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原则和要求,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第七,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这是新时代推进伟大自我革命作风上的要求。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作风建设无小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作风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大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力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第八,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腐败是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最大毒瘤,反腐败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以零容忍态度反腐惩恶,决不姑息。这是新时代推进伟大自我革命反腐败斗争的要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是长期的,又是现实的,决不能掉以轻心。腐败严重危害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要坚决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党的二十大关于新时代推进伟大自我革命的庄严宣示,既高瞻远瞩,又求真务实,既闪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又有强烈现实针对性,既体现了党的理论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又体现了党的工作的开拓性和创造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保证。

(原载于2022年11月7日“上观新闻”,作者为中央纪委驻原文化部纪检组组长,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的建设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⑯|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党的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实践中形成的,集中体现自身性质、宗旨、价值、品质和风貌,由各种伟大精神组成的体系。在党的精神谱系中,伟大建党精神是“精神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号召全党学习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赓续红色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精神谱系建设作出原创性贡献。新征程上,继续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现实之需与三重自觉自信

(一)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与新时代党的历史任务、面临的环境及自身状况息息相关。

从目标任务看,中国共产党承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这就是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非凡之事,要有非凡之精神和行动。”没有强大精神及精神所激发的伟大实践,再好的蓝图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从外部环境看,我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流行也尚未结束,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接踵而至,复杂性、严峻性前所未有。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特别需要攻坚克难的锐气、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顽强拼搏的斗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

从党自身状况看,精神懈怠及伴随的问题仍有不同程度存在。虽然全面从严治党解决了党内许多突出问题,但“四大考验”“四大危险”仍将长期存在,反对“四风”、铲除腐败滋生土壤的任务依然艰巨。加上市场原则、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消极影响尚未完全根除,少数人嘲讽“理想”、拒绝“崇高”,对革命精神及体现这些精神的革命先烈、英雄模范不屑一顾。因此,只有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不断从党的伟大精神中汲取“立党兴党强党”的丰厚滋养,才能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奋斗精神,才能不断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并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二)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文化基础和党史基础,体现的是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是单线式的简单决定和被决定逻辑”。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的决定性作用,但并不否认意识的反作用;重视揭示和遵循历史发展规律,但认为人在历史进程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重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利于进一步破除物质和精神二元论认知误区,强化“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历史辩证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由最彻底最坚定的先进分子组成,共产党人应该是最不知疲倦、无所畏惧和可靠的先进战士,中国共产党是“为了人民和民族的利益而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党”。传承弘扬党的精神谱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建党原则的自觉遵循。

二是对中华文明史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融通党的伟大精神与民族精神,把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范畴,注重从悠久历史中揭示精神的深厚基础,是新时代伟大精神的显著特色。中国人历来注重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值得共产党人学习。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独特精神禀赋,即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值得共产党人传承。新时代弘扬党的精神谱系,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体现的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三是对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党团结带领人民接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史,也是孕育、锻造和传承红色基因、革命精神的精神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中国共产党是革命党,就要始终弘扬革命精神,始终赓续红色血脉,这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自觉运用,对党的优良传统的自觉坚守。

二、鲜明政治品格的集中表达

经过长期积淀,我们党形成了类型多样但又一脉相承的伟大精神。类型多样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孕育了不同的精神,有的以地名命名,有的以重大事件命名,有的以英雄先烈的名字命名,从各个层面展现了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一脉相承是指这些精神拥有共同的红色基因和红色血脉,共同构筑起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

新时代十年,构成党的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的类型和数量得到极大丰富发展。一是部分伟大精神的地位得到提升。党的十八大以前,照金精神、大别山精神、东北抗联精神、沂蒙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红旗渠精神、兵团精神等伟大精神在地方层面已经使用。经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些精神上升为全国层面的伟大精神,与之相关的历史也得到进一步重视。二是部分伟大精神的内涵得到明晰。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对一些伟大精神的内涵作出界定,或者根据实践需要进行重新界定,使之更具有权威性、时代感。这些精神包括长征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王杰精神、“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三是提出新的伟大精神并界定其内涵。具体而言,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右玉精神、塞罕坝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中华体育精神、中国医疗队精神、垦荒精神与莫高精神,同时明确了它们的具体内涵。孕育这些精神的实践均发生在十八大以前,建党实践发生在一百年前,其他的实践也都延续了数十年。着眼于历史实践,命名相应精神、明确其内涵和意义,是对伟大精神更大的贡献。四是凝练新时代孕育的伟大精神。先后提出了丝路精神、企业家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抗疫精神、科学家精神、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三牛”精神、探月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北京冬奥精神。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概念并明确其内涵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强调这一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着眼于建党这个重大历史事件,涵盖了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首部党章制定等丰富实践,从北京、上海到日本、法国等的广阔空间以及一大批早期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在起点意义上完善了党的精神谱系。

伟大建党精神之所以在精神谱系处于源头地位,首先要看历史逻辑,即孕育伟大建党精神的建党实践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重大行动,因而是后续各种伟大精神得以产生的逻辑起点。其次要看思想逻辑,伟大建党精神反映了建党时期的精神品格,也反映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整体精神品格,蕴含了后续各种伟大精神的“基因”。换言之,后续各种伟大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具体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以这次讲话为标志,党的精神建设进入谱系化建设阶段。对伟大精神进行谱系化建设,还有更深层次的考量。单个精神虽然内含党的精神的共性因素,但毕竟带有特定的地域、时代、事件的个性化因素,构建精神谱系能够更好揭示具体精神的共性内容,揭示精神谱系超越时空的价值。通过把这些“抽象的”元素与新的历史条件下“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将使伟大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并历久弥新。

三、弘扬伟大精神的实践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对弘扬伟大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深入阐释,对伟大精神的形态发展和谱系建设作出了新贡献,而且就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弘扬伟大精神、激励广大党员以及全社会建功立业提出了实践要求,为新征程上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做好基础工作。红色资源保护、研究阐释、宣传传播是弘扬伟大精神的基础和前提。在实践中要抓好三方面工作:第一,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和运用。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历程的见证,是伟大精神的有形载体,必须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深入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查,加强科学保护;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打造精品展陈,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第二,加强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传播。鼓励创作相关题材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影视作品,精心组织主题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发挥互联网的重要作用;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第三,建立健全法规制度。建立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出台《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这些举措,为弘扬正能量、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聚焦重点人群。在面向全社会全面弘扬伟大精神的同时,要抓好重点对象群体。一是领导干部。领导干部是弘扬伟大精神的“关键少数”,对一般党员和群众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弘扬伟大精神,领导干部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发扬艰苦奋斗、以苦为乐的精神,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二是青少年。着力培养青少年的斗争精神,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注重引导青少年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引导学生学习英雄、铭记英雄,自觉反对那些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的历史虚无主义和文化虚无主义,自觉提升境界、涵养气概、激励担当。三是革命军人。积极培养战斗精神,扎实推进“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锻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过硬部队,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立根铸魂。

(三)突出时代要求。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弘扬伟大精神必须立足新时代新实践,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一是发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这些表述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历史、人民和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与信心。二是不畏艰险的斗争精神。过去十年里,习近平总书记对斗争精神讲得最多,具体要求最多,涉及斗争方向、斗争主动权、斗争意志、斗争规律、斗争本领等方方面面,坚信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了历史,也一定能依靠斗争赢得未来。三是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要靠实干。实干精神体现为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落实;体现为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树立正确政绩观,不断做出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业绩;体现为永远奋斗的精神。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四)结合伟大工程。把弘扬伟大精神与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用伟大精神引领伟大工程。伟大精神强调把党的建设的各种要求从潜在状态激发为外在状态,外化为行动以及行动所展现的风貌、气质。知行合一、行胜于言,这里的“行”指的是实际行为,也指的是行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等精神状态。伟大精神的引领作用还表现为以永不懈怠、永远在路上的姿态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自觉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另一方面,坚持用伟大工程支撑伟大精神。党的伟大精神与伟大工程的耦合性意味着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反腐败斗争以及贯彻其中的制度建设,都有利于伟大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原载于2022年11月7日“上观新闻”,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⑰|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三个务必”新论断,即“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勇于进行伟大斗争,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达成,意义深远。如何深入把握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的重要内涵,可以从党史经验、理论依据、历史特点、实践路径四个角度加以剖析。

一、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斗争精神力量

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既有辉煌的成绩,也充满斗争的艰辛。“我们党诞生于国家内忧外患、民族危难之时,一出生就铭刻着斗争的烙印,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赢得胜利。”分析党的四个历史时期的斗争实践,有助于我们从中汲取不可战胜的斗争精神力量。

第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大力弘扬伟大斗争精神,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终结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破乱局面。

我们历经建党之初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几个阶段的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打败了国民党800万军队,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历史,实现了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在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带领英勇的红军战士几经挫折,不折不挠,淬火成钢,书写了一个又一个英勇斗争故事。以长征为代表的胜利斗争创造了雄壮的人间奇迹,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生之路,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斗争精神,带领中国人民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

党领导确立了新中国基本的制度框架,建立了一系列重要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并得到顺利实施。党的八大提出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由原先的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转为新的矛盾,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随着主要矛盾的转变,党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任务。在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中,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建立起来了,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经过多年的斗争和建设,新中国站稳了脚跟,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飞跃。

第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弘扬伟大斗争精神,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在中国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实现了战略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和斗争,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发开放浦东,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的开放格局得以形成。我们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推进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在面对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国际形势带来的各种干扰时,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我们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综合国力得到快速提升。

第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弘扬伟大斗争精神,带领中国人民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新征程,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明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包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我们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奋斗目标。经过不懈奋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兑现消除绝对贫困的庄严承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正在各行各业展现,党和人民的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

综上所述,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历史。伟大斗争精神贯穿于百年党史,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重温党史,我们将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斗争精神力量。

二、斗争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

我们从党的百年奋斗的实践中提炼出斗争精神,总结出敢于斗争的历史经验。斗争精神和斗争经验不仅有实践的支撑,而且有理论的支撑。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可以找到斗争精神得以确立的理论根基。

其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原理。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因失去了存在的必然性而不断消亡,新事物因符合规律而不断产生。新事物从旧事物中成长起来,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因素,吸收了合理的因素。新事物在开始时是弱小的,但是其发展方向符合规律所昭示的趋势,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蓬勃的生机,弱小的新事物终会发展壮大,有光明的前景。新生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是过程常常是曲折的。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要经历多次斗争,斗争的曲折性意味着事物前进道路的曲折性。辩证唯物主义告诉人们,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斗争不可避免,新事物在斗争中获得活力。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代表着新事物这一面。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原理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论。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推动事物不断发展。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依赖的,在斗争中,双方力量会发生变化,到一定的阶段,就会突破限制,引起根本的变化。矛盾对立面的斗争是推动矛盾双方转化的决定力量。“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矛盾双方的相互斗争推动社会的发展,哪里有矛盾,哪里就会有斗争。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斗争也是如此。辩证唯物主义的矛盾论承认事物内部存在矛盾,这是事物自我发展的源泉和根据。在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这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把握伟大斗争新的历史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新的危机和挑战,面临新的斗争任务,必须勇于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主动迎战才有生路,坚决斗争才有出路。

首先,从世界之变来看,人类正在经历的多重危机给新时代伟大斗争带来新的特点。

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意味着不确定性,意味着调整和变革,世界格局正在重组,全球性问题正在威胁人类的生存境况。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给全球公共卫生秩序带来严重挑战。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阻,跨区域的贸易活动相对低迷,世界经济遭受深度衰退。有的国家还在推行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强加给别人,采取排斥、恐吓、脱钩、断供等手段,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给国际和平秩序人为制造矛盾。这些危机提醒我们,要认清在国际上进行伟大斗争的实质和特征,认清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斗争的新形态。

其次,从时代之变来看,中国踏上新的赶考之路给新时代伟大斗争带来新的特点。

我们在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正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们开启了新征程,踏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的赶考之路。在这个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期更好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与此同时,我国发展进入各种风险挑战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的时期,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甚至会遇到难以预料的惊涛骇浪。

经过百年奋斗,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已经描绘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本质要求和路线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有新的目标任务,也有新的斗争要求。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再次,从历史之变来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给新时代伟大斗争带来新的特点。

打赢新时代的伟大斗争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伟大斗争”和“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起来,提出要在新时代充分认识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作出科学概括,将“坚持敢于斗争”作为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明确“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新时代的伟大斗争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紧密相连。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的斗争,不是为了斗争而斗争,也不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进行伟大斗争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些正是初心使命的主要内容。因此,进行伟大斗争不要忘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要在日益复杂的斗争中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

纵观国内外新形势,我们将面临各种形式的艰难斗争,而且这些斗争是长期的,有新的历史特点,带有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将伴随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清醒认识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艰巨而伟大的社会革命,各种敌对势力绝不会让我们顺顺利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抓住新的历史机遇,认清新时代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打好主动仗,战胜所有可以预见和难以预料的各类风险挑战。

四、依靠斗争赢得未来胜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面向未来,在多个领域进行各种形式的斗争不是短期的,不是虚幻的,更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赢得未来,是斗争出来的;赢得主动,是奋斗出来的。为胜利实现新时代党和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遵循以下几个主要的实践路径。

第一,把准斗争方向。

斗争是有方向的。我们进行伟大斗争的方向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方向,坚决和任何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风险挑战作斗争,和任何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风险挑战作斗争,“在斗争中维护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面对各种重大斗争考验,方向不能偏离,原则不能动摇,斗争必须取得胜利。

第二,坚定斗争意志。

在重大斗争任务面前,有担当的党员和干部总是挺身而出,斗志昂扬,攻坚克难,不畏首畏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重大风险、强大对手面前,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得‘软骨病’、患‘恐惧症’是无济于事的。”“软骨病”“恐惧症”是斗争意志缺乏的表现。我们要鼓励党员和干部“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磨炼意志,骨头要硬,敢于拼搏,破除逃避退缩的心理。

第三,掌握斗争规律。

斗争是向着解决问题、化解风险去的。越是复杂的斗争环境,越是重大的斗争任务,越是微妙的斗争时机,越需要我们沉着冷静,对事态和风险有科学预判,判断斗争的性质,知道风险点是什么、会怎么演化,有哪些积极因素,有哪些消极因素,最坏的情况是什么。在斗争中,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但光有意志还不够,还需要了解斗争规律及其发展趋势,掌握斗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唯有如此,斗争才有针对性,才能取得实效。

第四,讲求斗争艺术。

斗争有不同的类型和形式,需要采取不同的斗争策略。斗争的形势和外在条件在不断变化,需要适时调整斗争策略。和不同的对象进行斗争,需要注意斗争火候,选择合理的方式,把握一定的分寸。在原则问题上,必须寸步不让,缠斗到底;在非原则问题上,可以采取灵活的斗争手段。在斗争中,也要讲合作,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斗争需要有理有节,需要战略定力。斗争需要讲求艺术和方法,但这种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斗争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在各种斗争环境中增长见识和才干。

(原载于2022年11月8日“上观新闻”,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高校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研究员)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⑱|坚持人民至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民观的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摆在“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六个坚持”的第一位。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百年奋斗的一条基本经验。人民至上,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开创历史伟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以“坚持人民至上”为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突出民心是最大政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是最根本路径、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坚持了人民立场观、群众工作方法观、正确政绩观、人民评判观、人民利益代表观,开启了人民观的新境界。

一、人民立场观: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历史充分证明,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人民是“打江山”胜利的“铜墙铁壁”,也是“守江山”稳固的“钢铁长城”。有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民党失败的原因:“国民党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也学习了共产党的很多好做法,但军民鱼水关系这一条,他们学不会也办不到。”唯物史观坚持社会的历史就是人民群众思想和活动的历史,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动力源泉。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共和国的巍峨大厦是人民群众用一砖一瓦砌起来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是靠人民群众奋斗出来的;改革开放的恢宏史诗是亿万人民群众主创的;奋进新征程的磅礴伟力是人民群众汇聚的。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历史。

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但这些目标和任务总体上都服从服务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是确立主要任务、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判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这个为谁奋斗的根本立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党要为人民的美好生活接续奋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的唯物史观依据就是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这是深刻理解党要干什么的哲学基础。实现共产主义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党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这就要求我们党把完成具体工作任务同实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联系起来。必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二、群众工作方法观: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是最根本路径

坚持人民至上就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党的群众路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群众路线在不同历史时期随着党的政治任务的不同而不断发展。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指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要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在探索建设苏维埃红色政权的实践中,毛泽东写下了《反对本本主义》《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光辉著作,初步形成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群众路线。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载明:“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从七大党章开始,历届党章都无一例外地写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49年,毛泽东与柳亚子泛舟颐和园昆明湖时有一段对话。柳亚子说:“没有想到胜利会这么快,不知道毛主席用的是什么妙计。”毛泽东答道:“打仗没有什么妙计,人民的支持是最大的妙计。”

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的环境、形势、要求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工作的方法和途径也要与时俱进,但群众路线这个看家本领永远不能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守初心使命,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全党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全党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这一系列集中教育的落脚点都同解决实际问题、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应当抓住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围绕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总体目标,持续坚持和改进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找准为人民服务的发力点。通过集中民智,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通过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通过走好网上群众路线,进一步拓展听民意、汇民智、聚民心的渠道。

三、正确政绩观: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

政绩观是党员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核心要义是解决好“政绩为谁所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惠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懈奋斗的结果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中国共产党代表和追求的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由此凝聚民心、集聚民力、齐聚民愿,并界定有利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公约数,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罕见的中国速度。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实质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和发展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世间百姓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坚持人民至上,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事往一处做的磅礴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防止资本与民争利、无序扩张;让人民群众在每一宗司法案件中感受公平正义;推行“双减”整治教育顽疾;重拳扫黑除恶给老百姓安全的社会环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党对民生疾苦念兹在兹,为了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行之笃之。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特别是解决群众看病难、上学难、就业难、住房难等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以看得见的变化回应群众期盼,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影响其精神生活水平。如果老百姓终日为三餐糊口生计而奔波、为养老育小而焦虑、为就业住房而愁苦,那么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梦想就会成为水中花、镜中月。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针对存在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必须带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坚决避免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社会现象。

四、人民评判观: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把人民至上落实到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中,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执政水平和工作成效。人民群众具有鲜活的生活体验,他们的权利主张、利益需要和价值判断往往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与内在要求。人民评判观正是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法。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于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我国改革成效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两个是否”的新标准,“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阅卷人”的角色定位,是改革成效评价标准的新发展,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的必然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价值追求判断标准的新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定向准不准,道路选择对不对,服务内容实不实,成效结果好不好,最终要由人民裁决、靠人民评判。裁决的依据、评判的标准就是人民的满意度,具体内容就是人民的获得感,结果就是民心向背。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任何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如果自诩高明、脱离了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任何政党都是如此,这是历史发展的铁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坚持人民至上就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是党作出正确抉择的前提。善于从群众的评判中知得失,把人民的评价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晴雨表”,把群众认可与否及其程度作为评判自己工作的标准,努力赢得百姓的“口碑”,从而实现“群众满意”与“领导放心”的有机统一。只有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才能作出正确决策,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进党和人民事业不断进步。

五、人民利益代表观: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

政党对所代表主体的利益选择直接影响国家的政治生态和政治前途。马克思主义政党利益观的核心问题是从谁的利益出发、以谁的利益为标准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十九大党章强调:“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执政党一旦失去群众信任就会失去执政的根基。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其著作《塔西佗历史》中指出,“塔西佗陷阱”这种社会现象表现为,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苏联共产党亡党亡国的内因在于已经形成上至中央下至基层的、全系统的、组织性极强的“既得利益集团”,最终失去人民信任,被人民抛弃。历史告诫我们,只要党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就能跳出历史周期率。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抓起。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破题,坚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从领导干部抓起,以上率下改进工作作风。中央政治局每年召开民主生活会,听取贯彻执行八项规定情况汇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党中央发扬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推进基层减负,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刹住了一些过去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尤其是依纪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始终守好不负人民的底线。

(原载于2022年11月8日“上观新闻”,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⑲|依靠团结奋斗赢得历史主动、创造历史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这是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得出的历史结论,也是总结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实践得出的宝贵经验。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带领人民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最显著的政治优势,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恢宏的历史伟业,也要靠团结奋斗赢得新的历史主动。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需要我们坚定遵循并走好这条历史必由之路。

一、带领人民团结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历史使命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历史。早在170多年前,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就用深邃的哲学思考为我们解开了人类历史进步之谜。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用简洁而深刻的思想判断洞见了以往一切哲学的局限性。他认为,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在于忽略了历史发展进程中感性的人的活动,由此揭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则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将其与动物的本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人的本质的社会生活实践,成为人推动历史进步的原初动力。基于此,马克思打破了“上帝创造历史”和“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恢复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这一哲学结论无疑是划时代的,也深刻影响了之后的人类历史进程,为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和解放全人类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

唯物史观为我们解释历史提供的另外一个答案是:人民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历史,受到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限制,也受到一定时代社会物质条件的制约。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这个历史规律,在恩格斯看来,是无数个愿望和行动互相冲突、互相协作而产生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即合力作用下的结果。人们自己创造着自己的历史,历史结果却是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群体意志相互交错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实际上,马克思也曾表达过类似的观点:“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因此,并不是个体的人无意识地盲目地行动就可以创造历史,促进社会发展要凝聚起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动力,着眼于整体利益,同时正视每个意志对合力的贡献。为了缓和由无数个力因互相冲突而产生的无序局面并减少由此带来的内耗,便需要由领导者发挥统筹作用,立足全局,协调各方,推动历史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由此看来,群众要真正成为创造历史的“物质力量”,就不能不摆脱独立、分散的状态。如何把这些散沙式的个体组织起来,形成历史的合力,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必须回答的实践课题。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答案也是十分明确的。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就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换言之,作为潜在的自发的历史主体力量的群众,需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唤醒他们的历史主人翁意识,成为自觉的历史主体。但仅有这一点也是不够的,因为单个的主体并不能构成变革历史的力量,必须把这些分散的个体组织起来,这样才能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凝聚力量。因而,为保证社会革命活动胜利和实现革命的最高目标——消灭阶级,无产阶级必须要组织成为政党,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它们对立的特殊政党,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担负起凝聚“历史合力”的任务。

那为什么必然是共产党,而不是别的政党才能够担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呢?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不同。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不同的地方在于,共产党人强调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他们没有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来实现的,而马克思主义政党也只有通过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

这样,我们也就能够从历史必然性来看待近代中国为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超越了党派利益的局限,始终把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作为自己的利益,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人洞悉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带领人民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并时刻把握历史主动,它才能够肩负起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的历史使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历史的选择,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从而使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傲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二、带领人民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团结奋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止一个,但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是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领悟到,历史进步的能量蕴藏在千千万万群众之中,只要把群众的力量调动起来,就能迸发出创造历史伟业的磅礴力量。这样的历史觉悟,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深刻认知,进而转化为无与伦比的政治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确,“人民”的分量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是最重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毛泽东同志提出“为人民服务”,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在不同历史时期出台的重大政策中,人民始终是最重要的关键词。植根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永远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政治本色,也是我们党能够得到人民拥护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人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仅仅在心里装着人民还是不够的。共产党人的使命是什么?就是带领人民求解放、谋幸福,创造美好未来。因此,如何把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彰显出来,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历史伟力调动起来,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着力点。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群众组织起来、团结起来的力量是无限的。作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没有组织起来便如一盘散沙,只能任人欺侮。千百年来,人民总是处在历史叙事之外,帝王将相成为历史的主角。而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后,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打败了在军事力量上远胜于我们的敌人。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党团结带领人民成功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并基本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了制度保证。与此同时,党带领人民掀起了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在“一穷二白”的东方大国,靠着人民群众埋头苦干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很短时间内初步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是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开创历史伟业的最大资本。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恢复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毫不动摇地坚持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国人民大踏步地赶上了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来,党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果断决策、沉着应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带领人民开展抗击疫情的总体战、阻击战,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政治优势,党心军心民心空前凝聚振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获得了确证,中国人民正是因为有了历史主人翁意识,才能够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上真正地站了起来,树立起空前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毫无疑问,与一百多年前相比,这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发生的脱胎换骨的变化,这个变化正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的。在此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党带领人民团结奋斗不仅创造了恢宏的历史伟业,也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为我们走好新的历史征程注入了磅礴的精神伟力。

三、在带领人民团结奋斗中把握历史主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我们只有紧紧依靠人民,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才能把握历史主动,开辟美好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带领人民团结奋斗是我们过去成功的历史经验,也是我们能够赢得未来的制胜法宝。

带领人民团结奋斗,必须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早在70多年前,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从西柏坡出发踏上“进京赶考”之路,毛泽东同志便谆谆告诫广大党员同志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今天,在我们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如既往的历史自觉。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具有长期性、艰巨性的各种考验,管党治党一刻也不能放松,必须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只有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才能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带领人民团结奋斗,必须坚定人民至上的立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必须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带领人民团结奋斗,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必须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共生,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凝聚起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形成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

带领人民团结奋斗,必须把握新的斗争规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党和人民的一切成就正是通过不断斗争取得的。因此,为了人民、国家、民族,为了理想信念,党必须毫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团结带领人民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在把握好新的伟大斗争的历史特点和规律下,发挥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能动性,坚决同一切风险挑战作斗争。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在敢于斗争中时刻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着各种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始终保持斗争精神、把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艺术,以坚定的战略定力和高超的政治智慧开展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原载于2022年11月9日“上观新闻”,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⑳|必须牢记并始终坚持“五个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要求全党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即“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五个必由之路”最早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5日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来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向全党郑重重申了这一重大论断,并将其提高到“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的高度,进一步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历史自信和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密码”,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至关重要。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遇到无数艰难险阻。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否则,国家就会变得四分五裂,人民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民族就会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轮破浪前进,党始终是领航力量,这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必须牢牢坚持。新时代十年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解决了一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尤其是强调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两个确立”的重大论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这样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叱咤变化,无有留难,则天下之势一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的第一个“明确”,就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党的二十大同意把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等内容写入党章,反映了我们党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认识的深化。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目的,不能离开根本目的而空谈党的全面领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还会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只要坚定不移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形成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至关重要。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五百多年来始终代表着人类前进方向,不断推动着社会变革。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接续探索,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和文化的选择,是党和人民百年来奋斗开创的根本成就,具有科学的理论来源、坚实的实践基础和深厚的文化根基。近代以来,国家蒙难、人民蒙辱、文明蒙尘,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最伟大的梦想,但是由于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中国人民进行无数次的抗争都失败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改变了这一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以雄辩的事实宣示了“历史终结论”的终结、“社会主义失败论”的失败、“中国崩溃论”的崩溃,有力驳斥了各种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论调。同时,也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历史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完全可以自信地说,社会主义没有辜负新时代的中国,新时代的中国同样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仅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史上也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极大地增强了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旗帜指引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只要我们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三、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团结奋斗至关重要。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各地各民族的地理环境、生产水平、文明样态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必须团结奋斗起来,才能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形成“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家庭,积淀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奋斗精神。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战胜各种危难的历史,而且,越是危难时刻,中华民族越能够团结起来患难与共。中国共产党传承和弘扬了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团结奋斗,创造了无数“人心齐,泰山移”的人间奇迹,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

新时代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紧紧围绕这一梦想团结奋斗。一是加强全党的团结。历史上很多重大改革和伟大创举之所以失败,与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有非常重要的关系。画出新时代最大同心圆,圆心是中国共产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必将形成强大“合力”。二是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纵观中国历史,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主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十三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一个显著优势就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三是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共享伟大祖国的无限荣光,坚定了实现伟大祖国完全统一的决心和信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越来越成为海内外中华儿女紧密团结的旗帜。四是加强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新时代的中国日益成为维护世界稳定团结的重要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逐渐被世界人民认同,全人类共同价值日益成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团结起来的共同价值基础。

中国共产党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党的二十大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这必将凝聚起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贯彻新发展理念至关重要。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要实现科学的发展就必须要有科学的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我国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理念,其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最重要、最主要的。新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总结我国发展经验,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有益做法而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我国新时代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

十年来,我们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从2012年到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11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从2013年至2021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6%,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超过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是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新时代十年,我们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决定,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写进党章。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只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不断攻克一系列卡脖子难题,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发展的竞争力和持续力,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五、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党要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全面从严治党至关重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说到底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推进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明显成效。改革开放后,曾一度出现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问题,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新时代十年,“打虎”无禁区、“拍蝇”不手软、“猎狐”不止步,党中央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推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超过500名中管干部被立案审查调查。党的十九大以来,截至今年4月,全国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9.6万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5.6万人。党的十九大以来,“天网行动”共追回外逃人员6900人,追回赃款327.86亿元,“百名红通人员”已有61人归案。党的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要清醒看到全面从严治党仍然需要解决的一些突出问题。比如,有的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铲除腐败滋生土壤任务依然艰巨,等等。因此,百年大党要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不忘初心使命,勇于自我革命,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原载于2022年11月10日“上观新闻”,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二十大精神关键词解读㉑|以党章为根本,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党章是党的总章程,从根本上、整体上回答了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根本问题,对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一、将党章作为根本性规范,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要经验

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党内所有法规的基础和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即始终坚持把党章作为管党治党总依据,着力形成以党章为根本、以准则条例为主干,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将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作为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切实把党章要求贯彻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各方面,使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

始终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建立健全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各方面重要制度、具体制度,不断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推动党的全面领导落实落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表明,要把党的领导制度坚持好、完善好,首先就必须将党章的各项功能真正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好党章的作用。十九大党章写入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同时还增写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以党内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为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根本政治保证,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党章为根本依据,推动全党做到“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核心要义和关键之举。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党的十九大把“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写入党章,成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根本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制定或修订《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等党内法规,从制度上保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强有力。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每年专门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为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供了有力保证。

始终坚持以党章为根本大法,推动依规治党。强调党章的重要性,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完善党内法规制度,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依规治党的一个鲜明特点。2012年5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明确规定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制定其他党内法规的基础和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化党内法规建设,深入推进依规治党,注重发挥党内法规在管党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全方位、立体式推进建章立制工作,着力形成以党章为根本、以准则条例为主干,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立起严格的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充分彰显依规治党的强大政治保障功能。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依规治党推动力度之大、建章立制之多、执规执纪之严、取得成效之显著,在党的百年历史上前所未有,坚持依规治党、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成为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一张名片。

始终坚持以党章为根本依据,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党章是管党治党的总章程、总规矩,不同历史时期,党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不同,管党治党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但都必须以党章为根本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将党章作为指导和规范党的工作、党的建设、党内活动、党员行为的根本依据,把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贯穿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刹住了一些多年未刹住的歪风邪气,解决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顽瘴痼疾,消除了党、国家、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经过10年的持续努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有力政治保障。

二、与时俱进的党的根本大法

自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章建设,与时俱进的党章浓缩了党的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记录着党由弱小到强大的发展轨迹,展示着党成长、成熟到成功的实践历程。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根据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及时对党章进行修改,及时把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的重大成果体现到党章中,与时俱进对党的章程进行修改,为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历史性贡献和实现伟大飞跃提供政治保障,已经成为党的一个惯例。实践证明,及时把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重大成果写入党章,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党和国家事业。

与时俱进的党章彰显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进程。党章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的历史。党的七大第一次提出“党的指导思想”的概念,这是我们党的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造性举措,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使全党形成空前的团结。七大后,每次党代会修改党章都对党的指导思想进行了明确规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及时写入党章,成为全党的思想旗帜和行动指南。十五大党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六大党章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十九大连续两次对党章进行了修改完善。十八大党章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十九大党章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把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写入其中。

与时俱进的党章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历史自觉和政治自觉。加强党的建设是党章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勇于进行自我革命,通过严密完善党章等规章制度不断加强党的组织性纪律性建设。二大党章将“纪律”单列一章,强调党“要有集权精神与铁似的(纪)律”。五大党章首次将“党的建设”单列一章。八大党章提出,“没有纪律,党决不能领导国家和人民战胜强大的敌人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十二大党章规定,“实行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并提出加强党的建设的三项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九大党章吸收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实践创新成果,突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突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将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布局,成为建党以来对纪律建设规定最为全面的党章。可以发现,在党的百年历史上,每到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总是通过修改完善党章来加强自身建设,以推进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的政治自觉,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与时俱进的党章记载着党的政治主张、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发展的历史轨迹。七大党章首次系统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问题,“放手动员与组织千百万群众,战胜一切阻难,绕过一切暗礁,以奔赴自己的目标,并不断锻炼自己的队伍”。八大党章适应执政党的需要,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提出执政党要特别注意防止脱离群众、克服官僚主义,这是对执政党建设的初步而成功的探索。党的十二大通过了适应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形势任务的新党章,确立了党的总任务是集中力量领导现代化建设,这个总任务后来被概括为党的基本路线。十八大党章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十九大党章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写入党章,明确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伟大任务。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化,党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实践也不断地给党的事业和党的自身建设提出一系列新课题,都需要通过党章修改体现出来。党的二十大审议并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把党的建设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写入党章,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充分体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的新鲜经验。党的二十大对党章的修改,是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客观需要,是新时代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举措。

三、学习新党章,贯彻新党章

党章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学习党章是全体党员的基本功,每次党代会后,都会将深刻领会党章的新要求、新规定作为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任务,向全党发出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的号召。在党的十八大闭幕的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就发表了题为《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的重要文章。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即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把学习贯彻党章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在全党形成自觉学习党章、模范贯彻党章、严格遵守党章、坚决维护党章的良好局面,切实把党章要求贯彻到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在党的二十大闭幕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更加自觉地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将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深入学习贯彻党章,最核心的是牢牢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背后,都是以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基础的。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党和国家建设发展最新的思想武器,这一最新理论成果同当前的实践有着紧密和直接的联系,深入学习掌握这些创新成果,对于我们解决重大问题、应对重大挑战、化解重大矛盾具有重要意义,是更好地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学习贯彻党章,首先就是要用党的创新理论把全党武装起来,真正把握其中的精神实质和精髓要义。要着力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将这一强大思想武器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武装头脑、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实践。

深入学习贯彻党章,最根本的是坚定不移把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向纵深推进。当前,党团结带领人民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新征程上,深入学习贯彻党章,就是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把党章中关于党的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党的建设全过程各方面,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克服一切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不断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害因素,不断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原体,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深入学习贯彻党章,最重要的是切实把党章的各项规定要求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党章,要联系党的历史和今天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承担的历史使命的实际,联系党的理论发展和今天坚定理想信念的实际,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和今天做好各项工作的实际,联系党的性质宗旨和今天更好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联系党员义务权利和今天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际,联系党的纪律规矩和今天解决好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实际。学习党章,必须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把坚持以党章为根本落实到各项工作、各个环节中,联系实际、务求实效,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当下工作,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原载于2022年11月11日“上观新闻”,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