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所长服务社会——我校教师积极在“临港青年知识汇”大课堂授课

为丰富临港新片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临港新片区居民文化审美、科学运动、心理调适等需求,校团委与临港新片区团工委一道,同上海海洋大学团委、上海海事大学团委、上海电机学院团委、上海建桥学院团委联合主办“临港青年知识汇”大课堂活动。此次活动由临港新片区青年中心承办,我校学工部、人文艺术学院、体育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等8位教师为“临港青年知识汇”大课堂倾情授课,授课内容涉及艺术修养、心理健康、思想政治等方面,有力扩展临港新片区居民获取知识的渠道,提升临港新片区居民的技能素养。

7月12日-15日,我校人文艺术学院高晓欧老师为临港居民带来《零基础学唱歌》系列四堂课程。高老师通过对唱歌的气息训练、发声与共鸣等详细的讲解,辅以现身演唱,通过在线方式,悉心指导临港新片区广大居民掌握“零基础学唱歌”的正确方法和学习步骤,通过唱歌来传达乐观、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高晓鸥老师说,“学唱歌可以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疫情期间多唱歌,有助于让居民朋友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青年大学生更加富有青春活力,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服务居民,反馈社会”。

6月28日,我校电气工程学院罗黛老师为临港居民讲授《艺术鉴赏——中西方的“流行”美声》。罗老师先从西方古典声乐的起源讲起,以格里高利圣咏开篇,徐徐展开了一幅生动的西方音乐史画卷。随后再从中国古代祭祀音乐讲起,带领居民们体会了中国美声的发展历程。整个课堂中,穿插着一首首歌曲的现场演绎,罗老师把居民朋友们引入了中西方“流行”美声鉴赏的胜境,润人心田。

6月3日,我校体育学院荣俊杰老师为临港居民讲授《科学的体育锻炼》。荣老师从科学体育锻炼的益处、原则、特点,应规避的不良体育锻炼习惯,到运动处方制定的细则,再到日常体育锻炼的方法等,他结合体育锻炼中生动的案例,循序渐进的让居民朋友们了解科学的体育锻炼,掌握居家锻炼的小技巧,让居民朋友们树立科学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后疫情时期广大居民朋友强身健体、增进健康提供了科学方法的指导。

5月28日,我校人文艺术学院许晶老师为临港居民讲授《如何看懂中国画之美》。许老师以中国画的结构美为切入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绘声绘色地向居民朋友们讲述了中国画中凝聚的价值观念、审美理念和艺术文化内涵。画上的物象在许老师的讲述中变得有温度、有故事、有内涵,居民在欣赏中国画之美的过程中,感受着凝聚中华民族价值观、审美观以及鲜明的艺术特色的中国画,体会到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内涵。

5月27日,我校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周长长老师为临港居民讲授《我们为什么自信》。周老师以回答“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有信仰的、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什么是真正的民主”三个问题为主线,深入浅出的阐释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和人类关怀,他以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解党的发展历史,讲解伟大抗疫精神,增强临港居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5月23日,我校人文艺术学院浦育川老师为临港居民讲授《手机摄影漫谈》。浦老师以常用的摄影工具——手机作为讲解对象,通过探讨摄影与生活、摄影与技巧的关系,将摄影的原理和要点娓娓道来。随后,他以家中的月季花作为拍摄对象,展示了手机摄影的技巧,通过实践操作,教授居民朋友们如何在家中完成一张具有艺术美感的照片。

前期的课程还有,校学工部心理咨询中心蔡雅琦老师于5月20日为临港居民讲授《积极情绪的力量》。什么是情绪,积极情绪同消极情绪有哪些不同,积极情绪有哪些形式、有哪些好处,如何增加积极情绪……蔡老师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为居民朋友娓娓道来,为战“疫”背景下临港居民的心理健康调试给予了方法指引。5月15日,我校人文艺术学院马晨老师通过腾讯会议和视频号,为临港新片区居民带来“临港青年知识汇”第一课——“中国舞——韵之美”。马晨老师向居民讲述了中国舞的独特风格与民族特性,并借助肢体艺术的表现力深度展现了中国舞的身法韵律“提、沉、冲、靠、含、腆、移”等动律元素。伴随着马晨老师的翩翩起舞,中国舞的“神、气、韵”之美跃然屏上。马晨老师通过视频形式,为居民指导具体动作,课堂生动形象,获得居民朋友一致好评。据统计,我校相关课程直接受益人数达2600余人。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校团委积极发挥贴近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的独特优势,主动对接社会需求,积极搭建广大教师和青年学生服务社会的平台,如挂职锻炼、“双减”行动、科普进社区等,展现团组织在服务社会大局中的贡献度。后续,校团委将继续秉持“爱国、勤学、务实、奋进”的校训精神,积极主动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多样平台,为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青春贡献。


校团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