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援疆“电”暖喀大 情系西部奉献爱心

编者按:在深化内涵建设、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过程中,我校涌现了一批有理想信仰、有专技特长、有奉献精神、有爱校情怀的优秀师生代表,他们用自己的热忱和魅力诠释着上电故事,引领着校风建设。校报特设专栏报道他们身上鲜为人知的闪亮故事。


万里援疆“电”暖喀大   情系西部奉献爱心

              ——记我校首位援疆教师王磊

本报记者  赵铮

他承担了喀什大学电气专业几乎所有电类课程的讲授任务,得到该校领导和师生的好评;他课余时间成为我校电气学院党员、教师为喀什少年儿童捐书捐物的纽带和桥梁,用自己的作为增进了民族间情谊;他利用假期时间,带领在喀什支教期间负责指导的维吾尔族高中学生返沪进行暑期实践学习……他就是我校首位援疆教师、电气工程学院的王磊。

远离自己的两个孩子,走近了33个维族孩子

2016年底,热爱生活、喜欢旅行、内心又有些崇高理想色彩的王磊看到有个去喀什大学援疆的名额,顿生向往。他觉得在校工作11年了,应该走出来看看,将自己的所学与国家西部教育政策有效融合起来非常有意义。由于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2岁一个5岁,援疆决定也得到了家人的理解支持。

王磊第一次讲课的民族班有33个维族学生,26个女生7个男生,第一次给少数民族学生当老师,他觉得很新鲜。可讲完课却发现这是个有挑战的工作。

讲6门课还带了3门实验课,联系实习安排招聘助建实验室

电气工程专业是喀什大学新建专业,包括王磊只有四位在岗教师,电专业只有他一个。已有的专业课除了电机作为专业基础课,其他电力专业的专业课都由王磊来上。除了讲课,他通过华电同学与疆南电力公司建立联系,帮学生安排参观实习,安排校园招聘,为疆南电力提供技术支持,他自己还带实习、带实验,那里没有实验员,什么都要自己做,帮助喀大建实验室。

南疆的电力公司很缺受过高等教育的职工,王磊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到孩子们未来的就业发展,所以察觉学生基础薄弱时,他很着急,刚开始上课还是有些严厉的,学生和他不算亲近,可后来靠他的敬业和爱心感化了学生。有位叫古丽亚尔的女学生,生急性肠炎在医院打三天吊针,王磊去陪了她近一小时并了解她家庭及学习情况,送了她一瓶越南香水,她表示病好了要抓紧补回落下的学习。第二学期有一个班的两门专业课继电保护和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原本不是王磊教,可维族学生通过班主任要求都由他来教,两个班四门专业课,整天见面,关系走进了,相处融洽了,可超负荷的工作量使得他的咽炎也越来越重了,有时竟严重到说不出话来。即便这样辛劳,他还工作之余热心公益。

联系学校和校友奉献帮困爱心,带领结对学生假期返沪实践学习

一次偶然机会,王磊来到阿瓦提乡,眼前的场景让他震撼。3月份的南疆春暖乍寒,很多漂亮的维族小朋友却还穿着单鞋甚至凉鞋,一个维族小朋友紧紧抱着一个三轮车轮胎的外胎,因为这是他唯一心爱的玩具。回到宿舍的他思绪难平,希望能为孩子们做点什么。王磊很快与学校电气工程学院联系捐赠成人和孩子旧衣的公益活动,同事们大力支持,很快200多公斤衣物及彩色水笔等文具顺利到达阿瓦提乡,王磊和驻村教师上门分发衣物,当地村民十分高兴。上海电力学院其他部门同事得知这个消息,很快以个人名义又陆续捐赠了近百公斤衣物。

王磊在支教期间,在前方指挥部统一安排下与喀什大学附中木拉提同学结对,指导木拉提同学学习及日常民族班教学。在交往中,他发现民族学生几乎没有离开喀什去内地参观学习工作的机会,但要了解上海、了解内地发展的愿望却很强烈,为了帮助孩子开拓眼界,锻炼提升其自主能力,征得木拉提同学父亲及班主任同意后,王磊用自己援疆生活补贴贴补了木拉提的交通费用,还在家人的支持下提供住宿,东方明珠、滨江大道、城隍庙、外滩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徐家汇校区都留下了木拉提的足迹。而在木拉提神往已久的上海电力学院,还受到了副校长符杨的亲切接见和热忱鼓励。

走南闯北感受异域风情,文化交融助力民族团结

酷爱旅游的王磊利用五一小长假来到红旗拉普哨所。感受到战士们守卫国门的艰辛,而很多巴基斯坦人对中国人很热情,主动要求合影,彰显两国友好。

去村里走访,都能感受到民风淳朴,有时他带了玩具去给当地小朋友,当地人都会抓一大把红枣和核桃,表达感激之情,虽然村里很多人不会汉语,很难交流,但在告诉负责安检的维族特警自己是上海援疆教师时能明显感觉到他们对教师的尊重之情。有次他去参加学校维族教师女儿的婚礼,虽说已经西化很多,穿婚纱西装,拍婚纱照,但是骨子里不变的是他们始终那么喜欢跳舞。

已经援疆两年的王磊渐渐融入了当地的生活,在传授知识、交流文化和增进民族友谊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正如李和兴校长慰问王磊时的勉励,希望他继续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提升自身能力水平,为当地发展提供支持,为民族融合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