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扇网络谈心窗 架起一座心灵互动桥

打开一扇网络谈心窗 架起一座心灵互动桥 2002-03-07

           打开一扇网络谈心窗 架起一座心灵互动桥
         
         以《书记谈心窗》为先导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探索
             
              上海电力学院 周光耀 唐德祥 王秋侠

  据CNNIC2002年1月15日公布的第九次互联网调查报告结果显示,目前中国已有3370多万网民,用户平均每周上网达3.2天,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者是主体,大学生中网络普及率则更高。网络的迅猛发展,对学生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带来深刻影响。党中央十分重视新时期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江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他强调:“要重视和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为推进思想政治进网络工作,教育部也于2000年9月专门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近两年来,上海电力学院在深入贯彻上级领导方针、学习借鉴兄弟院校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发挥网络载体在信息传播与思想传播中的强大优势,积极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书记谈心窗》便是这项工作中的一个亮点。自开通以来,受到全院师生的欢迎和校内外各方面的关注,成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

  一、网络《书记谈心窗》是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有效性的新尝试

  作为新科技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进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打破了传统的社会生态秩序和思维模式,正在引发一场社会思想革命。网络所具有的信息海量、及时交互、综合开放、虚拟现实等特点,不仅对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提出了质疑,也给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难题和挑战。

  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难题分析

  首先,从重视程度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备受各方关注,但还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近年来,在教育部和地方教委的推动下,在各高校的努力下,全国共有近500所高校先后建起了校园网,这表明我国“数字校园”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是,因为在人力资源、硬件投入、保障机制等方面的差异,导致高校网络建设的步伐参差不齐,若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视角观之,主动性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相当突出。在高校里,要召开全校学生大会几乎是不可能的,就连一届学生的开学典礼都要按系召开,除非在露天大操场。在这样的场合,即使再精彩的报告、再好的内容也会大打折扣,学生入脑入耳的少。有些思想工作,若缺乏针对性,缺乏双向沟通与心灵互动,引不起同学们的兴趣,就会显得苍白无力,而对一些很好的思想教育资源,往往因方式不当等缘故,受教育面太窄而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应。有些高校网站内容乏味、消息陈旧、信息量小、界面单一;有的网站除了学校简介外,难以找到其他的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材的东西;有的网站全盘照搬学校各部门的职责和文件,缺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建好校园网形同虚设,教师和学生从来不访问本校的网站,学校眼睁睁地失去了一块非常宝贵的阵地。不少学校设有网上信箱和讨论区,但许多同学不满意校方被动解决问题的方式。这说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还没有解决好“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主动为教师和学生服务,重点解决师生的疑惑,理应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任务。

  其次,从队伍建设上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有一定参与度,但缺乏权威性和可信度。互联网在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空前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因为网络是一片“没有政府、没有警察”的世外桃源,所以信息传播中容易发生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对于受众的信息选择与价值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参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结构存在“两多两少”现象,即从事理论工作者多而从事实际工作者少、普通干部教师多而校级领导干部少。作为网络思想工作信息发布的主要群体,“两多两少”现象导致了学生对信息的权威性打上了问号。特别是大学阶段正处于人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网络中电子邮件和在线讨论广泛使用的匿名发言制更使他们对网络的可信度提出了质疑。在上海电力学院团委的一项调查中显示,同学对e-mail信箱的可信度仅为18.6%。试想一下,缺乏权威性和可信度的思想政治工作何以产生有效性?

  再次,从方式方法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多样,但交流缺乏艺术性和互动性。互联网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破除了“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僵化资源利用观念,打破了传统的黑板、笔墨、书信传递形式,突破了你讲我听的灌输方式。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与渠道,创造更具艺术性和互动性的适应现代人信息交流需要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式呢?许多高校对此进行了探索,不少高校网站上设有校长、书记信箱,它无疑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倾吐心声的场所。但是,这种信箱几乎是传统信箱的翻版,很容易让人产生敬畏感,况且师生反映了什么问题、问题解决落实及回复情况如何,这些师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往往都缺乏信息互动。并且这种mail来mail去的交流方式,常常导致问题重复、没有重点、透明度低等问题产生。

  最后,从发展态势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迅猛,但缺乏引导性和规范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迫切需要在探索中加强引导和规范。这就需要高校的包括校领导在内的干部、教师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在信息的海洋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引导,需要各个学校在运用网络的同时也对网络信息进行必要的监管。当今大学生的独立性强、思维敏捷,特别喜欢对人或事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思想和行为也容易被感情所左右,引导和规范尤为重要。

  2、高校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限性分析

  用时代的眼光分析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其中有值得发扬的优势,但局限性非常明显,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你说我听、你打我通”的模式容易产生“三难”现象,即师生与领导面对面沟通难、教职工和学生有意见反映难、意见反馈落实难。许多大学生都有这样的体会,上大学四年,有的甚至五至七年,除了在进校时的开学典礼和离校时的毕业典礼上见过校长书记或者某个领导的面以外,几乎没有与校领导的沟通和交流。不知道校领导的姓名、分管工作,不知道校领导的办公室和联系方式,在同学中较为普遍,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就更为困难了。师生们常常把意见写成小纸条偷偷投进行政楼下的信箱里,什么时候领导才会看到反映的问题便成了未知数。本想直接去找校领导,总觉得有点越级行事之嫌。去找某一部门办事时,又会陷入“踢皮球”游戏,弄得你摸不着头脑。即使找到了管事的人,最多得到的也是一句非常恭敬的“我们知道了,会尽快解决的”,结果就没了下文。最终是好不容易把意见反映上去了,问题落实与否、什么时候落实,学生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反馈。

  3、创建网络《书记谈心窗》的宗旨及其现实意义

  上海电力学院的《书记谈心窗》遵循“服务教学、服务育人、服务师生”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提高日常工作效率、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内涵”的宗旨,坚持“真诚、真实、真切”和“加强交流、排忧解难、解疑释惑”的原则,自开通以来加强了校领导和广大师生、家长、甚至校友的沟通,对于转变领导作风、及时占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优化育人环境、强化全院教职工的服务意识等,都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书记谈心窗》是提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有效性的新尝试。利用便捷的网络载体,运用友好的谈心艺术,将实际问题的解决与思想心灵的沟通融合在一起,思想政治工作自然有了吸引力和亲和力。党委书记主动上网与广大师生谈心,得到了一手资料,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权威性和可信度。《书记谈心窗》采用开放式的留言版,正如党委书记周光耀教授在谈心窗开通时所说:“我们希望听到你对办好学院的建议、意见和呼声,许多同学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困惑、疑虑,欢迎到网上来反映、诉说和了解。”

  第二,《书记谈心窗》是弥补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缺陷的有效举措。借助信息网络和师生沟通,实现了校领导与师生面对面、一对一、谈心式的交流。师生反映的问题快则一小时内就解决了,慢则三天之内就知道结果;所有问题几乎一一落到实处,所有疑惑一一解答;中文问题中文回答,英文提问则英文回复。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高校传统的“三难”问题,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缺陷。

  第三,《书记谈心窗》是掌握学校改革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便捷途径。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招生规模的扩大,新问题层出不穷。分校区办学信息传递难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校领导利用网络就可以解决时空限制,及时掌握各校区的信息,包括师生的思想问题,而师生对学校的向心力也就有所增强。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新问题也急需解决,如分校区的青年教师反映出行交通不便、学生反映浴室开放时间短、食堂饭菜质量差、有线电视无法收看、信件投递不准确等问题,都在党委书记的直接关心下,通过综合管理处与后勤公司协商,都得到了有效答复和解决。可见,通过《书记谈心窗》这个窗口,分校区学生可及时了解所关心的学校决策层动态,校领导也能从中洞察各校区学生关注的话题,对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根除”。

  二、网络《书记谈心窗》的管理运行状况及实际效果

  1、党委书记与时俱进,消除顾虑,亲自创办维护《书记谈心窗》

  针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和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限性,我院周光耀书记与时俱进,主动出击,在调查研究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经过反复调研,他发觉大学生非常喜爱BBS讨论区的自由而又平等的交流方式,却常常为随波逐流而烦恼。大学生十分渴望与校领导直接交流,却因时间、地域、心理等原因不能如愿。他认为在网上开办“谈心窗”一定会受到欢迎。虽然许多干部、教师担心工作繁忙的书记会因此而应接不暇,甚至会陷于意见堆之中。然而书记还是坚持创办《书记谈心窗》。起初,每天少则一两张帖子,多则10余张。书记比平时更忙了,每天都要花一定小时来浏览谈心窗的内容,回复问题,落实解决师生的各种困难。有时到外地出差,书记也一天没有忘记打开谈心窗,阅读新信息,保证了书记谈心窗的正常运行。现在的《书记谈心窗》内容丰富,运行良好,日益成为校领导与师生乃至所有关心学校发展人士沟通的重要桥梁之一。

  2、《书记谈心窗》以点带面,广泛辐射,开创了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首先,《书记谈心窗》是学校加强党风建设、改善领导干部工作作风的一个缩影。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党的作风特别是领导作风直接影响到教风和学风,因而成为校风好坏的决定因素。党风建设可以带动校风建设,为校风建设提供动力支持。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地的高等院校,如何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从根本上改善党的作风建设呢?上海电力学院党委书记率先开办《书记谈心窗》,起到了改进领导作风的示范作用。一方面显示了新时期高校党委书记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的精神品质,因为在网上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有较强的政治意识、较高的政策水平,一旦发生差错将会产生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书记对于谈心窗中某个问题的及时回答和有意识引导,教育的不只是提问者一个人,而是一大片,即所谓上网浏览的人,这远比讲一堂课或做一场报告的效果要好得多。在《书记谈心窗》的带动下,校领导关心网络信息建设的风气浓了,各系、部、处的两级主页更丰富多彩了,学生工作辅导员特别是网络辅导员上网与学生谈心的积极性高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正在形成。

  其次,《书记谈心窗》为校方与师生之间开设了信息交流的“绿色通道”。既便于校领导及时了解师生的动态,也便于调动师生参与学校建设的积极性。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对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的要求更为紧迫,师生“知校情,议校事”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法律观念和民主意识日渐增强。这都对高校工作提出了挑战。学校有义务、有责任经常倾听广大师生对办好学院的建议、意见和呼声。上海电力学院的《书记谈心窗》就是遵循“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让所有师生的所想、所思、所见、所闻等都可以直接向校领导反映,在高等院校学生和老师明显缺少交流的今天,这一举措更加显示出了她强大的生命力。因而被全院师生喻为办事快捷、成功率极高的“绿色通道”。谈心窗犹如磁石般地吸引着众多学子前来留言和浏览,为同学们接触和了解老师、了解学校,解决疑问提供了空间,留言的话题大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学校的前途和命运,小到探讨个人的学业和工作、学生的衣食住行等。通过这样一个小小的窗口,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校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爱校,荣校”的观念。在上海电力学院,谈心窗并不是靠书记一个人在做,全院各个部门都在支持和关注,并配合处理具体问题。如学生的专业思想问题,书记会请相关系部干部回答,不少职能部门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谈心窗,看是否有涉及本部门的事情要做,或者提醒书记有新的信息需要关注,并提供相关的信息或思想火花。

  第三,《书记谈心窗》“寓教于谈”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航标。书记在回复众多提问的过程中,总是做到有困难尽量帮助,有疑惑耐心解释,有误解力求消除。他坚持“寓教于谈”,对学生的成长、成材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和有益的帮助。比如在谈心窗里曾有这样一份帖子:“我觉得学校在效率方面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每年交学费的时候可以到行政楼的财务科看一下,里边有织毛衣的、说笑的,甚至有不明未成年人在用学校的电脑玩游戏!这像一个大学的财务科吗?尤其是里面的老师服务态度及其不好,我想,既然你是拿学校和国家工资的,我们学生是交了钱来上学的,我们之间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那么,出现的傲慢的服务态度是不正常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抱铁饭碗的状态下才会出现的态度。今天,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做法只能阻碍学校前进的步伐,是学校的毒瘤,应该让庸者下,能者上。”谈心窗开通以来,诸如此类比较尖锐的帖子近20张,面对这样的帖子怎么办?马上通知网管删掉它?党委书记斩钉截铁地说:“这样的帖子好,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院的发展,学生是换了一个角度看问题,他看到了有些我们不能直接看到的问题。”两天后,周光耀书记在中层干部会议上结合党风建设深刻论述了校风、学风、教风的关系问题,要求全院各机关处室和服务窗口一周内贴出相应的服务公约,在工作中严格兑现,否则,学生可以直接投诉。同时还向学生承诺:你们所提出的问题,我们会尽力、尽快解决,暂时确有困难的,我们会把它当作壁垒一样来攻克,直到让大家满意为止。这样,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实现了由被动变主动的转机,由过去的“堵”变成了“疏”,通过及时疏导,正面引导,既解决了本身存在的问题,也从侧面教育了学生。有个学生家长对某门课教师的不公正评分有意见,本想向教委投诉,但看到学校有这么一口窗口,就深信党委一定会妥善处理此事,就向谈心窗公布的书记e-mail信箱发出信息。此事在周书记的关心下,通过职能部门的调查得到圆满解决,使矛盾在校内得以化解,维护了学校的稳定。

  第四、《书记谈心窗》倡导“人人关心校园网”的良好氛围。“忽如一夜春风来”,互联网短短几年时间在大众生活和各行各业得到普及。政府上网、数字校园工程成了这场革命的先锋队。然而,很多人也感到无所适从,部分干部对纸和笔充满了感情和依赖,对于鼠标和键盘有陌生和畏惧心理;部分年龄大一些的干部认为电脑不见得能促进工作,搞不好还会耽误工作;甚至有的部门认为网络化就是将自己辛辛苦苦收集整理的信息上网共享。在这种情况下,党委书记为干部起了带头作用,大家慢慢改变了对网络的看法,增强了学习网络知识的意识。在2001年底举办的学院首届网页设计大赛,进一步激发了各系、部、处和师生参与校园网建设的积极性。可见,《书记谈心窗》有利于营造“健康、积极、和谐”的网络建设氛围。

  第五,《书记谈心窗》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上海电力学院开通《书记谈心窗》的经验,受到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许多社会人士和校友前来交流和留言,并高度评价新时期高校党委书记的新风貌。《解放日报》2001年12月17日以《书记谈心窗》为题,高度评价这是与时俱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新路的好经验。12月21日《人民日报》要闻版“社会多棱镜”栏目重要位置点评“校园网上开设“谈心窗”,为校方与师生之间开设了“绿色通道”,既便于校领导及时了解师生的动态,也便于调动师生参与学校建设的积极性。利用网络快捷方便的沟通优势,也是学校管理走向现代化的一个趋势。”有记者还在网上对周书记做了采访,周书记用e-mail的形式对该记者所提问题一一做了回复。上海市教育系统文明办对此十分关注,在《高校文明创建工作》简报第一期进行了选登,认为这是高校在推进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方面有特色的尝试。上海市教育纪委也专门了解《书记谈心窗》的经验。虽然学院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还处于探索之中,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但已经树立了新时期高校的良好形象。

  三、《书记谈心窗》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点思考与启示

  1、只有领导重视、部门支持,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形成向全体师生的渗透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运作观念、手段、方式日新月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坚持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观念和思路的创新。要实现这种创新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参与,也需要学校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支持,要主动捕捉互联网带来的新信息、新动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利用网络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域和阵地。此外,领导重视还要体现要在人、财、物、技术等方面大力支持,确保其实施上。只有跟上时代的前进步伐,增强创新意识,才能形成网络思想政治面向全体师生的渗透力。

  2、只有注重沟通方式方法的艺术性,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具有亲和力。

  要使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出彩、见效,就必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征、情感特点,还要敏感地观察他们的需要、期求和偏好,从而采取相应的教育和沟通方式。网络已成为今天大学生的新宠,学生上网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许多校园网已经进宿舍的高校,学生上网的比例高达90%以上。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要吸引他们的“眼球”,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方法就必须有艺术性,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如果总是摆“师道尊严”的架子,总是运用陈旧、教条的观点去教育学生,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学生反感,逆反心理更强。网络时代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构筑起教育中一种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和引导其选择性,与其在更加平等的教育环境中共同面对亦真亦幻的现实生活。

  3、只有“以人为本”,为师生办实事,网络思想政治才能产生效力

  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最终的落脚点是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学院的广大师生服务,“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本”。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进网络,并不是说在校园网上建了“理论园地”、“思想教育”等栏目,就意味着思想政治进了网络,“进网络”更主要的应该体现在运用互联网快捷的优势,传输和获取信息,掌握思想动态,把握舆论导向,从而寻求相关问题相应的解决途径。思想政治只有体现在办实事、办好事,更好地为师生服务上,才能显示它强大的生命力。在办实事中,对学生的潜移默化教育才能产生思想政治应有的效力。

  4、只有形成机制,多管齐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形成强大合力

  思想政治进网络首先要建立网上信息的主动响应机制,要从管理机构、管理制度、技术支持、引导机制等方面入手,把好网络的“入口”和“出口”,特别是局域网,面对大量的终端用户,更是首当其冲。在党委直接领导下的网络信息管理人员,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主导信息的发布,强化管理,堵疏结合,趋利避害,才能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同时,要强化网站建设,要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要从精神生活的高雅情趣立足,不能一味说教,应寻求工作目的、手段、方式、内容最恰当的结合点。最后,要加速培养一支既有深厚政治理论水平、具有思想政治工作实际经验,又能有效地掌握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以保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持续性。针对有记者在网上提出“上网人越来越多,何以应付”的问题,周光耀书记就认为要建立工作网络,并且要将工作引向深入,适当的时候准备主动提出议题,发动同学讨论,从中进行引导。的确,只有机制全了,队伍齐了,管理跟上了,才能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强大合力。
  
  总之,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场革命、一场硬仗,任务非常艰巨,要保持警惕,常抓不懈,要主动出击,有分量,才会有市场。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网络和德育工作者在这方面应该做一些大胆的探索和有效的尝试。我们相信,随着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网络步伐的加快,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年青人健康成长。这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文为教育部“思想政治进网络全国特色院校”交流材料)


打开一扇网络谈心窗 架起一座心灵互动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