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二十一世纪 创建一流的电力学院

  二十一世纪的高等教育人才综合素质的教育,必须以跨世纪的战略眼光,精心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根本任务,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院要从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的高度出发,牢牢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以“一流城市,一流教育”为出发点,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地域(上海)和朝阳工业(电力)的两个优势,建设一流的电力学院,为上海经济和电力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创建一流的电力学院,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首先要高起点,即围绕培养跨世纪人才为总体目标,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定位。就电力学院而言,要走“高质量、创特色”之路。在符合人才培养基本规格与要求的前提下,“以人为本”,注重个性发展,做到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两者相结合。我院培养人才必须坚持为基层、为第一线服务的方向,使大学生到生产单位能“蹲得下,拿得起,顶得住”,即有牢固扎根、爱岗敬业思想,有胜任各项工作和技术的能力,以及不畏因难和敢挑重担的勇气。多年来,我们采用“知识一能力一素质”综合培养的模式,积极倡导“产学研合作教育”,使大学生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技术精湛,且联系实际,颇受用人单位欢迎。  
  要成为一流的电力学院,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们着重抓体制、机制与投入三大问题。1995年初我院加入华东电力集团,1996年10月与华东电力集团及其所属单位组成校董会,由董事单位集资,在“九五”期间每年向我院提供1000万元资金用以支持办学,体制、机制的转换为我院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证。同时,我院还把软硬件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一是抓好师资队伍的建设,构筑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年轻博士、硕士群星灿烂,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二是抓教学、科研和文化的结合,建设高品位的文化景点和设施,使学院既有浓厚的学术气氛,又有多姿多彩的文化氖围;三是抓基地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建成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校内教学科研基地、校外产学实习基地与德育基地。通过精神文明建设,使学校具有民主、和谐、创新、团结的氛围和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
  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心、班子的团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创建一流的电力学院的目的一定能达到。(陈大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