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固原传薪火 实践赋能促发展——电信学院赴宁夏固原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6月28日至7月9日,在固原市团委、原州区团委的指导下,电信学院赴宁夏固原社会实践队联合宁夏师范大学、宁夏义工志愿服务联合会和固原市驼铃志愿服务中心在原州区、西吉县等地开展了为期12天以“‘固’力智通·‘沪’助新农”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校际协同:东西协作共绘乡村新篇

6月29日,实践队与宁夏师范大学继续深化合作,在固原市古雁校区博雅楼联合举办了“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分享交流会。会前,两校师生共同参观了宁夏师范大学校史馆,深刻感受了宁夏师大扎根西部、服务基层的办学历程。会上,双方代表围绕“行走的思政课”和“乡村教育振兴”等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回顾了合作历程与丰硕成果,并展望了未来合作的美好前景。此次交流会不仅加深了两校之间的友谊,也为后续的实践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红色铸魂:赓续血脉赋能乡村发展

为传承红色基因,汲取红色力量,6月30日,实践队在固原市隆德县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队员们通过“唱一首红军歌、走一遍长征路、吟一首长征诗、读一遍长征史”的“四个一”活动,深刻感悟了革命先辈的豪情壮志和长征精神的伟大力量。此外,实践队还探访了隆德老巷子非遗传承基地,体验泥塑、砖雕等传统技艺,近距离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坚定了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

教育帮扶:大手牵小手护佑“小树苗”

实践队还关注到了固原地区的“小树苗”困境儿童群体,7月4日至7月5日,实践队联合固原市团委、原州区团委等多家单位开展了关爱困境儿童系列活动。通过公益观影、科普小课堂和航空母舰模型拼装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20余名“小树苗”带去知识与温暖。活动中,队员们以固原马铃薯、黄牛肉等特色农产品为媒介,引导孩子们思考生态与科技的关系,并赠送文具、徽章等礼物,激励他们勇敢追梦,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和欢乐,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此次系列活动不仅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榜样引领:对话道德模范汲取奋进力量

连续多年探访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王黎君,成为了实践队的“必修课”。7月6日,实践队再次探访王黎君先生,王黎君先生三十年如一日的善行义举,成为实践队“用专业服务社会”的生动教材。通过参观德善展馆、观看事迹纪录片和聆听专题讲座,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模范精神的伟大力量。王老以“红军粉”从“救命粉”到“致富粉”的故事勉励青年学子扎根基层、服务社会,让队员们深受启发和鼓舞。自2022年电信学院与王黎君德善馆共建思政教育实践基地以来,王黎君的精神火种持续激励着青年学子服务基层、奉献社会。

科技助农:智慧赋能乡村振发展

实践队聚焦固原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7月1日至7月2日,实践队先后深入隆德县冷凉蔬菜基地、农产品采摘园、农产品市场等地调研,详细了解了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难题。通过与农户、技术人员和市场管理人员的深入交流,实践队撰写了《上海电力大学赴宁夏固原实践队“智农赋能”农产品建议书》《关于改善我市农产品全产业链发展的建议》,制作了农产品建议宣传页等,为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专业建议。同时,队员们还积极参与助农实践,帮助农户提升种植管理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7月7日,实践队开展了主题为“‘固’力调研农情,‘沪’助共解难题”的农户代表分享交流会,会上,实践队为30余名农户代表展示了前期调研成果,并提出了优化农业设施建设、普及智能农技应用等一系列有效举措。农户代表们积极发言,提出了各自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难。实践队队员们认真倾听、深入探讨,为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凝聚了基层智慧。此次交流会不仅加深了实践队与农户之间的了解和信任,也为沪宁两地的深入合作与交流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2016年至今,电信学院赴宁夏固原实践队已连续十年奔赴这片红色热土,累计派出150余名师生,通过电商扶贫、志愿服务、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

电信学院 刘甘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