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推动校地合作优化升级——我校领导慰问暑期社会实践队师生

7月7日,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克勇带队赴浦东新区老港镇亲切看望慰问我校暑期社会实践队,并与老港镇领导及实践队师生展开座谈交流。老港镇党委书记沈旗峰,镇党委委员邵妤,镇挂职副镇长时帅,镇团委书记计巧巧,上海浦东牛肚蕻韵绿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宋陈军;我校电气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叶华刚,校团委副书记周长长、陈铭洲,实践队指导教师余开华、程蓓佳和暑期社会实践队学生代表等参加。活动由电气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刘紫薇主持。

邵妤对朱克勇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充分肯定了我校暑期社会实践队师生聚焦老港产业升级,以专业赋能发展,将科技与非遗文化保护相结合的创新实践,并介绍了老港镇作为上海东部农业大镇历史深厚,既承载着新中国第一枚自主设计制作的液体探空火箭升空的红色记忆,又守护着“雪菜”百年非遗技艺的文化根脉。

余开华介绍了“伏泽雪菜 电耀老港”社会实践队的基本情况。该实践队充分发挥电气学科优势,通过自主研发预测算法,显著提升绿电消纳率,为非遗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切实回应了当地农户“用水用电再省点”的迫切心声。

随后,计巧巧和陈铭洲为“上海电力大学大学生思政理论实践课教育基地”揭牌。学校将依托老港镇丰富的产业和非遗资源,进一步深化校地联动、创新协同的育人模式,为高校师生提供贴近乡土、扎根一线的实践平台,进一步推动专业学习与社会服务深度融合。

在交流环节中,时帅详细汇报了挂职期间分管农业“三资”管理的工作情况。实践队员们纷纷结合自己在车间调研、田间访谈、设备调试等环节的所见所闻,分享心得体会。从雪菜车间安装光伏板到烈日下走进稻田将“动力柜”原理与农田灌溉相联系,实践队员们一致认为这段实践经历是一次生动的“大思政课”,并表示只有让知识沾上“泥土气”,才能扎根生长。

沈旗峰高度评价了我校挂职干部时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实绩,表示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当地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并希望进一步深化校地人才交流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朱克勇对时帅扎根基层、服务乡村振兴的实干给予充分肯定,勉励其继续发挥高校专业优势,在促进校地合作、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贡献智慧力量。同时,他鼓励学生们在这场“沉浸式”课堂中怀爱国之心、树强国之志、践报国之行,期待学校与老港镇政府进一步深化校地合作,依托思政教育基地,构建常态化、长效化的实践育人机制;通过有组织的实践活动,推动成果转化,将科技创新力切实转化为产业驱动力;拓展合作维度,在能源转型、文化传承、人才共育等领域探索更广阔合作空间。

今年暑期,校团委与各职能部处、各二级学院协力持续深化实践育人内涵建设,精心组建39支校级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师生深入基层一线,通过“专业+社会实践”的创新模式,打造“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实践项目,开展配电网升级、电力巡检、AI赋能乡村振兴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

校团委 电气工程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