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学校“校区、社区、城区”三区联动的号召,进一步丰富临港新片区以“大手牵小手”的大中小一体化合作育人模式,充实临港新片区中小学生的暑期生活,7月1日-5日,由我校临港新校区建设综合办公室与人文艺术学院联合主办,以“临港大学堂国风传承人”为主题的“童蒙养正·雅艺美行”夏令营开营。本次夏令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为主线,精心设置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人文艺术类课程,带领70余名临港新片区小学生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独特魅力。
开营首日,孩子们身着传统汉服,参加了由曹晓声老师主持的“开笔礼”仪式。这一古老而庄重的仪式,让孩子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代书院之中,亲身感受“开笔破蒙”的神圣与肃穆。
在《学·传统美德》课堂上,张园园老师巧妙运用中华传统剪纸的形式,将诚信、礼貌、勇敢和孝顺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融入其中,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提升道德修养,明白如何成为一个有担当、有品德的大写的“人”。
《画·古韵纸扇》课堂里,许晶老师带领学生们领略纸扇文化内涵,鼓励大家用手中的画笔,将听到的故事以及对“美”的感悟描绘在扇面上,进一步加深了对传统纸扇文化内涵的理解。梁爽老师的《听·民间故事》课程通过讲述中国古代民间故事,让孩子们在精彩的故事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舞·童趣海韵》课程上,马晨老师以中国非遗舞蹈山东海阳大秧歌为基础,通过经典作品赏析、肢体探索两大模块,运用游戏化、故事化的教学方式,探索非遗舞蹈的艺术表达。《诵·古典诗词》课程中,张翯老师带领学生们在悠扬的诵读声中,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黄欣老师在《奏·古风遗音》课上带领孩子们击鼓为乐,打击节奏、传递信号、表达情感,仿佛置身于古代乐师们击节而歌的热闹场景。《蓝染文化体验》课程成为了孩子们发挥创造力的舞台,浦育川老师带领孩子们体验非遗传统艺术扎染的制作过程,从扎结到染色,每一个步骤都充满了惊喜和挑战,孩子们创造出了属于他们的独特蓝染作品。
夏令营的尾声,人文艺术学院为学员们精心安排了汇报学习成果的结业仪式。学员们通过朗诵、舞蹈、小提琴演奏和街舞等多种形式,展示了他们在夏令营期间的成长及收获。舞台上,孩子们自信满满,用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本次夏令营宛如一幅夏日里的绚丽画卷,我校的22位大学生志愿者也是画卷中最耀眼的色彩。盛夏骄阳似火,志愿者们坚守在岗位上。每日开营,他们接上学员们穿梭于校园,陪伴孩子们上课、用餐,互送学员离校,把上电学子的温暖带给夏令营每一名学员。
三年来,人文艺术学院积极依托临港新片区市民文化艺术实践(体验)基地,精心策划并举办“童蒙养正·雅艺美行”夏令营活动。未来,学院将一如既往地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以丰富多元的人文艺术课程和活动为有力载体,引领更多大中小学生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殿堂,让他们在传统文化的润泽下健康成长,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人文艺术学院 罗黛 供稿